揭秘这枚肾上的结节是好是坏呢透
上周,我们一起看了一枚肾结节的造影视频(动图1),这枚结节到底会是什么呢?
动图1:《这枚肾上的结节是好是坏呢?》。请留意视频右下角时间的流逝。
结节于12s开始增强,稍快于肾皮质(①肾实质增强期),呈整体增强,结节中央可见2-3小片未增强区;50s肾皮质和髓质增强水平相当,即将进入②肾实质消退期;
随后,刚增强没多久的髓质开始退出,皮质也随后开始退出,而结节亦开始退出,但退出慢于周围肾皮质,依旧保持高增强,呈环状高增强,中央依旧可见片状未增强区。
.......................................................................
待我们回顾一下这份病例后,揭晓它的谜底吧!
患者,男性,53岁,发现右肾结节就诊,无血尿、腰痛。
超声显示:右肾中上级实质内可见高回声结节,大小约2.6x2.3cm,外形近圆形,边界尚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内似可见小片低-无回声区,CDFI显示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周边可见环绕血流信号。
图2:二维超声显示该结节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内似可见小片低-无回声区。
图3:CDFI显示结节周边环绕血流信号。
根据动图1中该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诊断:小肾癌,透明细胞型?
随后,泌尿外科给予穿刺活检,病理回报:
(右肾肿瘤)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
图4:病理回报结果。
.......................................................................
肾细胞癌的知识精炼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占86-90%,其源自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故又称为肾腺癌。
肾细胞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其中50-70岁男性患者多见,男女比例2-3:1。有研究认为吸烟、高血压、过度使用解热镇痛药可使肾细胞癌的发生风险增高;此外,肾细胞癌还容易伴发于vonHippel-Lindau病(50%)、获得性肾囊肿、成人型多囊肾、结节性硬化症等。
肾细胞癌的常见症状有血尿(59%)、腰痛(41%)以及腹部包块(45%),但同时出现以上三联征者较少,仅9%,且多已进入肿瘤晚期。
肾细胞癌大多数单发,直径一般>3cm(<3cm者称为小肾癌),多有假包膜,内部常有出血坏死、囊性变。值得注意的是,5-10%的肾细胞癌可为囊性,检查时务必小心。此外,肾细胞癌常侵及肾静脉,形成癌栓,可向下腔静脉延伸,也可导致精索静脉回流受阻、迂曲扩张。
肾细胞癌最常见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60-85%);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7-14%),即所谓的嗜色细胞癌;之后为肾嫌色细胞癌(4-10%)。
值得注意的是(1)乳头状肾细胞癌内血管极少,内部容易出现大片坏死液化区;且肿瘤多局限于肾内;更容易呈多中心或双肾累及;(2)肾嫌色细胞癌一般无出血坏死;更容易出现肉瘤样结构,若出现预后极差。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在超声上鉴别它们。
再说最常见的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
其最具特征性的病理表现为瘤体内常见出血、坏死、钙化和囊性变,这使得其内部颜色多样,呈多彩表现,而这对于超声造影的意义在于结节中央经常可见未增强区,同样具有一定特征性。
图5:本例超声造影中,肾实质增强期,结节中央可见2-3小片未增强区。
另一病理表现为瘤体周围以纤维性假包膜与周围肾组织相分隔,而这假包膜内存在大量新生的迂曲毛细血管,如“迷宫”一般;这些迂曲毛细血管的存在,导致微泡造影剂进入其内“晕头转向”,退出速度减慢,形成肾实质消退期的环状高增强。
图6:本例超声造影中,肾实质消退期,结节依旧保持高增强,呈环状高增强;此外,中央依旧可见片状未增强区。
.......................................................................
小结一下:
1、小肾癌(<3cm)一般为高回声,而较大者则回声较低,且杂乱;
2、单侧、单发;
3、边界一般较清晰,可有假包膜;侵及周围肾组织则边界模糊不清;
4、内部可见液性区、钙化灶(PS:有学者认为钙化灶有一定特征性)、囊性变;
5、占位效应,可压迫相邻集合系统、静脉引起相应改变,引起肾积水、静脉曲张;此外可形成癌栓;
6、肾实质增强期,与肾皮质同步增强,或快于后者(PS:与新生滋养血管有关),多呈整体增强;中央可见片状未增强区;
7、肾实质消退期,退出慢于周围肾皮质(PS:与新生滋养血管有关),依旧保持高增强,呈环状高增强;中央依旧可见片状未增强区。
.......................................................................
聊聊你对肾细胞癌的看法吧
小于大夫的超声角
- 上一篇文章: 77岁老人肾脏疯长10多个肿瘤是肾癌
- 下一篇文章: 十堰男子腰疼不已,都是因为长了10年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