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故脱发,原来是心理病
拔毛发癖指长期反复拔头发以致脱发、秃顶的一种现象,多见于儿童,男女均可发病,但女孩更为多见。拔毛发癖是一种无法克制的冲动,通常是由于压力、焦虑等造成的。
刘女士的孩子今年开始上小学,最近行为有点怪异,据老师反映其在学校表现为坐立不安,回到家则一言不发,易发脾气。刘女士还发现孩子似乎养成了没事就乱拔头发的坏习惯,教育多次未果。孩子的头发是日渐稀疏了啊,这可怎么办?后来咨询过专家,才了解到这是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导致乱拔头发等的怪异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治疗,孩子的怪病总算好了。拔毛发癖这种行为为何会发生呢?
对于拔毛发癖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解释,Greenberg等精神动力学派学者把这种行为看作是父母亲与孩子冲突和(或)性心理发展受阻的表现,认为与情绪焦虑、忧郁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心理不良因素有关,特别是与母子关系处理不当有关。而Friman等行为学派学者则认为该行为是一种习惯性行为。这类病儿在发作拔毛发时常有明显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冲突。
因为脱发的原因很多,在诊断这种疾病时必须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缺钙、斑秃、皮肤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等引起的脱发,以免误诊或耽搁治疗。许多家长由于不了解本病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往往胡乱投医,有的孩子被带到皮肤科就诊,有的孩子则被带到小儿科检查,常常被误诊为斑秃、缺钙、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因而给予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A、D及甲状腺素等治疗,当然是毫无效果的。通常这种拔毛发癖会随儿童年龄增长可逐渐消失,对其矫正主要是采用阳性强化疗法、厌恶疗法和习惯矫正训练等行为治疗措施。
关于本病的治疗,迄今尚无特殊疗法。
拔毛发癖的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若发现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应尽早排除病因,解除紧张情绪,除了进行心理治疗外,还要加强孩子的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补充微量元素可预防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