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日医咖说丨聊聊癌症的那些事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中,年全球新发癌症约万例,死亡近万例;每5人中就有1人将在其一生中罹患癌症;每8名男性、每11名女性中就有1人将因癌症而死亡。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关于癌症,小编搜集了好多问题,我们请到医院院长郝继辉教授和大家聊聊癌症的那些事儿。
肿瘤?癌症?傻傻分不清Q:脂肪瘤,甲状腺腺瘤,肺癌,胰腺癌,这些都是肿瘤吗?这些都是癌吗?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通常意义上来说特指恶性肿瘤。
上面的这些疾病,都是肿瘤。脂肪瘤、甲状腺腺瘤是良性肿瘤;肺癌、胰腺癌是癌症,属于恶性肿瘤。
Q:很多疾病都会传染,如果周围有人得了癌症,我是不是该离他远一些,避免传染?严格意义上来说癌症不会通过日常工作、生活等接触传染给健康人群。但是,某些致癌的生物因素等可以发生传染。比如:导致宫颈癌、口咽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鼻咽癌的EB病毒、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HP)可以通过特定的途径发生传染。Q:癌症这么可怕,哪些原因可以引发,是不是可以预防呢?通常将导致肿瘤的致病因素分成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患者基因突变和生活方式;外因一般指易感人群生活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多个与人类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被鉴定出来。例如,BRCA1和BRCA2均属肿瘤抑制基因,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不仅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卵巢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会增加。我们不仅可以针对基因突变对肿瘤进行分子分型,还可以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设计抗肿瘤药物。
2、吸烟与饮酒
吸烟和饮酒在年被WHO认定为1类致癌物。吸烟、饮酒与肺癌、喉癌、口腔癌、食道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存在较为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最致命的是肺癌和胰腺癌。因此,戒烟限酒成为我们极力主张的肿瘤预防策略。
3、肥胖因素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或超重人群比例大幅提高。超重和肥胖增加人类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最新研究提示,肥胖或超重可能通过影响机体免疫逃逸机制促进多种恶性肿瘤发生。“一胖毁所有”,合理控制体重对于预防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4、生物因素
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以HPV为例,HPV-16、18高危亚型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口咽癌和肛门癌发生重要的病因。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到宿主DNA中,提高肿瘤细胞增殖活力,推动细胞周期演进等分子机制促进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这一重要发现,也被授予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此,接种针对HPV、HBV等具有致癌危险病毒疫苗对于减少宫颈癌、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物理因素
物理致癌因素中紫外线和电离辐射可以导致染色体断裂、易位和点突变,引起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或造成DNA损伤修复机制紊乱等分子机制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过度的日光照射与白种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密切相关,而在亚裔或者非洲裔人群中则会诱发皮肤鳞状细胞癌;儿童颈部辐射史与甲状腺癌发生有一定关系。
6、化学因素
常见的致癌化学物有:苯并芘、亚硝胺和槟榔生物碱等。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日益增加,与吸烟和大气污染中的3,4-苯并芘等致癌物关系密切。在我国海南、湖南和台湾等省份有食用槟榔的习惯。“槟榔配烟,法力无边”,这句顺口溜从肿瘤病因学的角度来解释,即食用槟榔是上述地区85%的口腔癌(特别是口颊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Q:癌症能不能提早知道,有哪些预警信号?癌症的发生是一个缓慢且隐蔽的过程。但是,机体也会释放一系列预警信号: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无痛性异常肿块
·体表黑痣或疣等在短期内颜色加深、增大或出现溃疡
·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吞咽疼痛等
·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便中带血
·不可逆声音嘶哑,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
·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医院就诊。
Q:避免罹患癌症,该如何有效预防?通风条件好的地方;户外宽敞的地方,如操场、公园、人员稀少的街道;在家里;低风险区办公
1、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助力防癌
现代人们面临着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熬夜加班成为家常便饭的困局。每周应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改善免疫系统;增加胃肠道蠕动并促进消化与排泄,减少致癌物质在体内滞留;加速体内新陈代谢,燃烧脂肪,避免肥胖及其引起的各种癌症。
建议做到合理的饮食,注意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含有植物纤维素较多的食物,适量肉禽蛋类,少油少盐,有利于改善胃肠道菌群环境,能够更好的防止肿瘤的发生。
2、健康查体成为癌症早诊的关键
肿瘤的治疗一直遵循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原则。一般来说,体表表浅的肿瘤比较容易通过触诊发现。而对于有些内脏器官的肿瘤就必须通过健康查体的手段进行筛检。以“癌王”胰腺癌为例,通常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一旦出现腹部疼痛等症状往往提示肿瘤侵及周围神经、血管失去最佳手术机会。而B超检查可以发现比较早期的肿瘤,通过及时、规范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提高胰腺癌的局部控制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结语总之,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人类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要尽早
- 上一篇文章: 盲医考3诊断学基础应试指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