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神阙穴可抑制肿瘤生长

时间:2018-6-29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年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70余年,现如今仍在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做贡献)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谢老在中国艾灸疗法和传承上功勋卓著。

谢老特别擅长用直接灸法,并多年来对灸法不遗余力,一贯主张选穴宜准不宜繁。谢老用直接灸法治疗诸多中医、西医疗效不佳的疾病,例如遗精、阳痿、哮喘、肺结核、消化不良、便秘、肝硬化,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灸法医案》等著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乙型肝炎,谢老经过多年的精简提炼,采用灸肝俞、足三里治疗,一般在3个月可以改善症状,阳性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谢老用此法治疗诸多难治病,皆获良效。谢老深有感触地说:“以我一生的经验总结,凡是大病、难治病、古怪病,用艾绒直接灸,都可以有效。”而且凡是虚寒衰弱、免疫力低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以用灸法治疗、养生和保健。

神阙穴就在我们的肚脐眼上,大家知道,这里是连接脐带的地方。胎儿在母体的时候,就靠脐带供给营养,就好像瓜蒂一样,是吸取营养的唯一途径。所以也称为命蒂,就是生命结蒂之处,非常重要。

神是指元神,虽然剪断了脐带,失去了和先天联系的纽带,但这里的元气并没有完全丧失。神阙穴的内部紧接大小肠。大肠是传导之官,也就是排出废物的地方;小肠是受盛之官,也就是吸收营养的地方,这样一正一反的两个过程,古人称之为化,"两肠俱关于化,即大而化之之谓神也。"神是物质转变的最高境界,是全身的主宰,在人体当中是最尊贵的。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人想什么事情想得入迷了,这时候有人拿手在他的眼前晃动,他可能要半天才能反应过来,"发什么呆呢,都失神了?"没有神的人就是这样,呆呆傻傻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而阙呢,则是指宫阙。古代皇帝会在宫殿的门外建起两座观望的台基,宫廷外面有什么事情,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所以岳飞诗句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两个台基之间的道路就是阙。那么神阙,就是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地位极其显贵。实际上,在人体当中,神阙穴也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心藏神,肾藏志,都是不可小觑的五脏神。我们知道,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能通达调济,就会引起阴阳失调,导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神阙穴能抑制肿瘤生长

有研究显示,艾灸能增加白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力,增进NK细胞活性,配合放、化疗起到抑制肿瘤作用,亦可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观察了艾灸对H-22荷瘤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NK细胞活性及腹水瘤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了艾灸抗肿瘤的机制。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12、IL-2水平,采用MTT法测定小鼠NK细胞杀伤率。实验表明,荷瘤小鼠血清IL-2、IL-12水平较正常小鼠低,可能与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艾灸神阙穴后,小鼠血清IL-2、IL-12水平提高,NK细胞活性增强。此外,艾灸神阙穴能提高化疗后小鼠血清IL-2、IL-12水平及NK细胞杀伤率,表明艾灸神阙穴可抑制肿瘤生长,具有增强抗肿瘤细胞免疫的作用。由此认为,艾灸能延长生存时间,与其增强抗肿瘤细胞免疫有关。   临床观察发现,隔盐艾灸神阙穴具有抗鼻咽癌放、化疗损伤的作用。因此还可推断艾灸神阙穴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对增强抗肿瘤细胞免疫,提高化疗效果可能是有益的。而且,神阙穴在肚脐眼上,是腹部的核心。所以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如五更泻、慢性腹泻、产后尿潴留等都是它的拿手好戏。现代研究也表明,刺激神阙穴,可以很好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如何按摩神阙穴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也就是肚脐眼儿。灸法:古时有不少“灸脐”使人健康长寿的记录。其中用艾条灸肚脐,是日常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保健治疗方法。因为艾灸本身就有温通经脉、理气祛寒的作用,用它灸神阙,可发挥刺激穴位和燃艾温热刺激的双重作用。灸此穴可以提高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抗病强身保健的作用,具有温阳固脱,苏厥救逆,补中理气之功效。《医学入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高血压患者或容易上火生疮、饥饿状态的人,以及饭后2小时内最好不要灸。

?长按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古代白癜风偏方


转载注明  http://www.mlhjsy.com/yfhl/680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脂肪瘤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