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l医生为何不理睬未挂号的病人呢
导读:医生为何不理睬未挂号的病人呢?医院都是信息化办公,挂号不但仅是收你几块钱的事,而是在医院的办公系统内存入你的个人信息,方便你救治、检查、开药、各种医治等,医院的电脑系统都没你这个人,咋给你看病?
而且,医生在出门诊的时候,对待挂号和没挂号的人,态度绝对是不一样的。缘由很简单,挂了我的号,你是我的病人,我的角色是你的医生,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医生和他的患者。没挂我的号?那你不是我的病人啊,那我的角色就不是你的医生了,穿了白大褂也不是你的医生,坐在医院的诊室里也不是你的医生,我没有义务回答你的任何医学咨询。不要抱怨我冷漠,不要抱怨我不近人情,由于我也正在工作,正在认认真真的为挂了我号的患者实行我的职责,所以,他们比你重要。那末医生不理睬没挂号的人就很正常了。
在以往的印象里,不挂号的病人多数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口头禅----我就问一句,就一句,而且几近从来不排队(对,你没看错、是插队),看病是一句话就能解释清的吗?对待这样的患者,绝大多数的医生只有一句话,去挂号,再问,还是,去挂号。由此会衍生出好多不必要的对话或是争吵,有些素质不高的人,乃至最后脸红耳赤、无话可说,转而指责医生的态度、医德问题。
所以,如果在门诊产生口角,只要说1句“这是个没挂号的病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你只是个路人甲,我是个路人乙,我的角色不是你的医生,我和你没什么关系。不要1产生口角,就指责医护的态度不好。
固然,也确切有一些没挂号的病人,医生也确切给看了,已本科室为例,一些术后的病人,而我恰巧是他的主治医师,术后已出院,出现一些躯体的不适,而来再次咨询,他的情况,我很了解,在我已完成门诊工作量的条件下,不挂号也是给看的。如果需要相干检查,还是需要去补号的。
一直有些患者抱怨,看病难、麻烦。挂号要排队、看病要排队、检查要排队、取药要排队,总之,各种排队,各种等待。那末,我也多说一句,看病,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何来不耐烦之举。健康都没了,急有个毛用?况且,如情况紧急,还有绿色通道,挂急诊可以先看。
人们在呼唤“医德”的同时,请不要疏忽“病德”!
所谓“病德”,就是病人及其家属在对待疾病问题和就诊时所应具有的道德。
白衣山猫,曾讲述过产生在诊室里的病人退挂话费的事,让我们对病德有最直观的认识。
上午专家门诊,大部分病人通情达理,对我挺有礼貌。没有想到,邻近下班,却接连来了两个奇葩病人。
第一个是个20岁贵州年轻人,自诉肚子上长了个块来救治。电脑里接诊后,让他躺在检查床上,我给他检查。我扪诊后告知他:这是常见的体表肿块,位于皮下的脂肪瘤,直径大概1cm,可以随访视察,半年左右回来复查一次,暂时不用处理。如果不再增大,可以不用处理。我让他可以回家了。小伙子站起来,一声不吭,拿着挂号单子就走。
过了一会,小伙子又回来了。推开救治的病人,直嚷嚷:“你既没有给我检查化验,又没有给我开药,为何不给我退挂号费?”
我告知他,我给他做了物理检查,做了诊断,已看过病了,也告知他下一步的方案了,所以挂号费不能退了。
小伙子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张B超单,6月中旬的B超提示:腹壁皮下0.8cmx0.9cm肿块。脂肪瘤。他说:“你看看,你看看,我的脂肪瘤多大?你说我1cm大小?明明是误诊,你的医德呢…”
我急火攻心,一口气接不上来,差点就那末吐血身亡了。
想一想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还得赖我行医谋生。如被投诉还得扣钱。为五斗米折腰,木有办法啊。想到此,耐着性子解释。10分钟后,小伙子走了。
旁边一个老人若无其事地看着这一切。
看完了前面几个人,轮到那位老人。
老人61岁,右脚掌溃烂已三月,医院已医治了好久。给他检查,发现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温度明显比左下肢低,右足背动脉博动已消失。大致判断,这是下肢动脉闭塞供血不足引发的右脚掌溃烂。我告知他病情。医院没有专业的血管外科,医院血管外科救治。
这时候,老人表现出很不高兴,要求退挂号费。他说:“医院看病,我还得挂号,你既没有给我检查化验,也没有给我开药,不应当退挂号费吗?”
老人走路已颤颤,但吵起来一点不输年轻人,说到激动处,手拍桌子,口沫横飞。
我能不退吗?我不想吵架,也耗不过他呀。由于电脑里已接诊,退挂号费程序繁多,如果跑完退好,可能1上午就不要看病人了。摸摸口袋,有钱,拿出十四元钱给他,他满意地走了。
一个专家门诊14元挂号费,分到医生头上不会超过3元,就这样,看了一个老人,赔了10元。
一顿午餐钱没有了。中午餐也不想吃了。
本来,全球医生源自医术的判断最值钱。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医生的医术就不值钱了呢?难道医生非要卖药,非要卖检查化验才算是行医吗?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固然需要医者坚守高尚的医德,张扬以病人为中心、治病救人的人性主义精神,但是如果没有安定的执业环境,没有病人及其家属的支持、理解与配合,医患和谐只能是一句空话,终究结果只能两败俱伤,既不利于医者也不利于病人。因此,我们在呼唤“医德”的同时,患者也不要忘了自己就诊时的“病德”。
一般说来,“病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正确对待疾病的科学态度。医疗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服务,它不能完全以服务结果的好坏为标准;
其二,文明、良好的就诊行动。病人是人,医者也是人,都希望得到肯定、鼓励和尊重。没有良好的执业环境和愉悦的心情,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3,信任、理解的正常心态。病人就诊应以信任医者为条件,没有患者对医者思想上、技术上的信任,正常的医疗活动就难以进行。在当前医患关系依然紧张的背景下,部份病人或家属总是抱着怀疑的心态看待医者的检查和医治。在这类心态的驱使下,要末是抱怨、非难、挑剔医者,要末是请吃送礼讨好医者,其结果必将进一步加重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总之,医与患作为医患关系的当事主体,需要彼此尊重、相互信任。
内容来源于知乎、医师周刊转自:轻盈医学
图片来源于络
搜索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想做自体脂肪填充,这些问题不了解怎样行
- 下一篇文章: 脂肪酶可燃烧脂肪以产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