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消化道肿瘤防治的阻击战,阿斯利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句古话这两年被很多大牌医学专家提及,说明了疾病防治的重要性。
昨日,阿斯利康支持的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项目(GICC)在无锡正式启动,这是由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牵头的一项创新的肿瘤防治中心医联体模式,落地后可造福患者,实现多方获益,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下。
癌症并非无药可医
如今人们谈癌色变,主要原因还在于癌症患者一旦到了中晚期,则会面临治疗无力,生存时间短的境况,既然如此,不如将疾病防御“关口”前置,早筛、早诊、早治!
比如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很多人不以为然,往往容易敷衍了事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演变成肿瘤,其中就包括我国第二大肿瘤杀手胃癌。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居全球之首,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在所有肿瘤中均位列第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国内胃癌的早期筛查发展相对滞后,早期胃癌诊断率仅有10%,90%以上的胃癌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同时,胃癌的诊断在我国还面临着筛查流程不规范、患者意识薄弱、医医院资源分配不均等诸多困境。
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便应运而生了。
防治中心项医院
据悉,阿斯利康支持的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项目(GICC)将陆医院落地试点,共建医联体模式。
消化道肿瘤防医院落地试点
医院医院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诊疗一体化的全病程解决方案,推动胃癌早筛、早诊、早治的实现。
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
医院将成立独立的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GICC)专病门诊,开展机会性筛查与人群筛查,通过建立规范的早期胃癌筛查和诊疗体系,对早期胃癌及胃癌高危患者进行全病程管理,实现胃癌防治阵线整体前移。
项目推动专科疾病分级诊疗
从披露的项目详情看,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项目的建立和落地完全遵循了国家《“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发展原则。
李兆申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
研究中心主任
“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患者,幸福一个家庭。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项目的落地实践,医院的资源联动起来,对我们国家达到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意义重大。技术的进步也意味着我们将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学院希望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消化医师的总体诊疗水平,在为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不断输送人才的同时,也推动全国统一的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形成。”
同时,通过实施该项目,医院的多级联动,医院间的带教、指导和培训,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服务质量和影响力,推动我国消化道肿瘤分级诊疗的实现。
无锡市卫计委、中国医师协会和阿斯利康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不过,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的落地,对医师的诊疗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医院和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协办的中国首个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学院也于今日正式入驻阿斯利康中国商业创新中心,无锡卫计委、中国医师协会和阿斯利康三方共同出席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冯佶
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
“一直以来,阿斯利康致力于探索创新疾病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诊断率,推进医疗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早防、早诊、早治。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在无锡的落地将作为一个试点,希望未来能够逐步推广到江苏乃至全国。我们希望借助肿瘤防治中心医联体模式,将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医院,让适合中国国情的消化道肿瘤防治模式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医药代表伴您成长!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长满全身的脂肪瘤,不致命也要好好预防
- 下一篇文章: 肿瘤防治宣传周原来癌症并非绝症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