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与提醒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要

时间:2018-9-18来源:症状体征 作者:佚名 点击:

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neurogenictumors)

神经源性肿瘤起自于第9-12对脑神经的神经鞘细胞,多为迷走神经,好发于舌骨上,多发者见于神经纤维瘤病。平均45岁,以无痛性肿块就诊。

1.最常见于颈动脉间隙,也可累及咽旁间隙,肿瘤呈梭形或类圆形肿块,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楚,一般2?8cm。

2.多为均匀或斑片状中度强化(图1A),少数内见囊变。颈动脉向前内移位(图1B)。

咽旁者需与多种疾病鉴别(表1)。

课程调整通知

《全身影像解剖及临床应用》

精品视频培训班

1.本套课程由原来40节课,调整为65节课!

2.本套课程由原价元,调整为现价元!

3.福利1:已经开通课程的VIP用户,无需补交额外费用!

4.福利2:本课程5月11日-5月31日特价5.1折优惠仅需.8元!

5.说明:开通用户突破人后活动提前终止。

[扫码开通?永久观看]

图1神经源性肿瘤

A.女,71岁。右侧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右咽旁间隙椭圆形肿物(白箭),边界清楚,内部斑片状强化,右侧颈动脉与颈静脉受压向后外移位,右咽旁间隙脂肪消失。B.男,40岁。右颈动脉间隙神经鞘瘤。右颈动脉间隙中度强化肿块(M),颈内、外动脉及颈内静脉(白箭和白箭头)受压、分离

表1咽旁间隙病变鉴别要点

疾病

临床病理特点

CT特点

鼻咽癌直接侵犯

常合并同侧中耳炎及颈区淋巴结转移

鼻咽侧后壁肿块为主,向咽旁间隙侵犯,明显强化

口咽癌侵犯

见于晚期病例

常见肿瘤起自于腭扁桃体,肿瘤与咽旁间隙脂肪之间边界不清

淋巴瘤

颈区多个区域淋巴结大

咽旁间隙常为受压变窄

肉瘤

常来自于咀嚼间隙,横纹肌肉瘤最多见

咀嚼肌间隙巨大肿块,向内延伸至咽旁间隙

神经源性肿瘤

较少位于此区,可为颈动脉间隙神性肿瘤的延伸

椭圆形,边界清楚,斑片状强化,可见包膜

小涎腺来源肿瘤

包括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边界清楚或模糊的类圆形肿物,中度至明显强化,可不均匀

腮腺深叶肿瘤侵犯

多形性腺瘤或癌向前内侧侵犯

肿瘤主体位于腮腺内

感染性疾病

常有牙及扁桃体感染,偶见急性腮腺炎

脓肿形成,环形强化,伴软组织水肿与积气

淋巴血管畸形

常见于儿童,肿物质软

累及多个间隙的囊性病变,不同程度强化

脂肪瘤

常为偶然发现,无明显症状

脂肪密度肿物,边界清楚

鳃裂囊肿

多为第2鳃裂囊肿

无强化的囊性肿物,指向软腭

咽旁间隙为咀嚼肌与腮腺间隙内侧、颈动脉间隙前内侧、咽黏膜间隙外侧、咽后间隙前外侧的倒锥形脂肪间隙,上、下界分别为颅底与舌骨水平,内容物为脂肪、小涎腺、下颌神经、腮腺残余等,正常CT表现为低密度,以茎突为界可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mlhjsy.com/zztz/710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脂肪瘤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