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播丨温医大附一院新技术新项目大赛二等奖
日前,温医大附一院举行年度新技术新项目比赛,通过比赛医院医疗科研学术氛围,鼓励更多的医务人员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医疗和科研技术水平,充分践行“传承、创新、转型、突破”的发展新理念。
本次参赛的新技术新项目共15项,涵盖临床、医技共9个科室,专家评委分别从项目医疗业绩、科研价值、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评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新型图像引导的眼部肿瘤
自适应放射治疗技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类感官中最精细、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眼直径大约是2.5cm,重8克,但包含万个工作原件用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由于眼球的精细结构和不自主的运动,频繁的眨眼,现有的影像技术和分辨率很难对眼球进行精准定位。同时,晶状体对射线非常敏感,很少的射线剂量就可以致盲,而肿瘤控制需要很高的剂量,治疗过程中即要控制肿瘤又要保护视力,对固定和精准度要求都非常高。
图为基于OCT的眼部肿瘤精准自适应放疗
温医大附一院放化疗科通过在放疗过程中引进新的影像手段-光学CT(OCT),开发出对眼球的无创精准定位系统,开展了新型图像引导的眼部肿瘤自适应放射治疗技术。该创新技术是一种更精准、更安全、更绿色的眼部肿瘤放疗技术,可以在提高肿瘤的局控率的同时,很好的保护患者的视功能,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国际会议上发言
该技术共获得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面上项目、1项温州市重大科技项目及多项市厅级项目资助,发表10多篇SCI论文,获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和全国大会上做口头报告,并获得中华医学会物理年会和中国生物医学物理分会年会的最佳论文奖。
温医大附一院放化疗科
医院的科研先进科室,注重研发和开展新的技术以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自年引入带图像引导功能(IGRT)、容积调强弧形放疗技术(VMAT)功能的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技术(VMAT),是国内最早开展VMAT技术的单位之一。目前可开展包括胸部肿瘤,眼部肿瘤等各实体肿瘤的精准放射治疗技术。
图为工作人员为患者开展治疗
图为MD安德森癌症中心剂量质控证书
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实现精准放射治疗的先决条件。年,全球最大的权威放疗组织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委托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Anderson)对我院放化疗科进行了放疗质量控制(QC)的剂量核查和肺模体(LungPhantom)的计划检验。在谢聪颖主任带领下,经过科室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放化疗科一次性通过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对加速器输出剂量和肺模体计划剂量验证,成为全国第六家通过MD安德森癌症中心质控要求的单位,我院也成为了全国第一家通过该医院。标志着我院放疗及其剂量验证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所要求的水准,也为我院加入国际放疗临床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放化疗科
文字:金献测
编辑:尚琳姣
审核:郑雅尹
温州医院
医院
扫描下方
- 上一篇文章: 肿瘤是癌症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