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重庆,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小时候的照片

时间:2021-11-3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建立直辖市以来,重庆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旧城改造、城区道路改造、增设步行街、增加广场、增加绿化带、新修公园、新修高速公路,重庆人民一天天感受着城市的变化。

但是过去城市的印迹,却始终留在脑海中不能抹去……

你好,我叫重庆,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小时候的照片!

好多年青人都不知道现在的美美百货那里,以前是重庆一座很有名的商场——重庆群林市场。

当时渝中区主要的百货商场有两路口百货商场、重庆百货大楼、群林市场、上清寺工业展览馆等。

群林市场位于重庆百货大楼的对面,商场的出口位于两条街上,规模比较大,人气也比较旺,在解放碑可以和重百大楼比。

年2月5日晚上,它被一场大火吞噬!

对于许多重庆人来说,群林那场大火已经过去9年之久,但仍令人难忘和心痛。

落成于年2月的国泰大戏院

重庆国泰大戏院建成于年2月8日,坐落在闹市区的柴家巷口,戏院地址原系四川士绅赵巨旭的私宅,由当时的文化商人夏云瑚集资经营,戏院兼有影戏功能,以放映电影为主。

戏院成立之初,革除了在大门口大喊“堂厢一位”、“特别一位”的陈规,戏院内不设贩卖部和小食部,没有泡茶的和卖零食的,更没有热毛巾满场飞,混沌、面条送到观众席来吃的现象。

年,话剧被迫停演,只演电影。

解放后,国泰大戏院继续营业,年由西南文教部接管。

年后重庆人称其为和平电影院,其中文化大革命时期曾被称为东方红电影院。

改革开放之后又恢复名称为国泰电影院。

如今原址处已经变成了商业广场,而国泰电影院则变成了国泰艺术中心。

重庆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位于渝中区两路口,始建于年,完工于年,是西部最先放映70毫米立体声影片的电影院。

这座电影院高三层,可容纳人同时观看,年3月首映苏联影片《风从东方来》。年被拆迁,土地多次转手,后来被政府收回,年被列为十大社会文化基础重点建设,计划原址建山城电影院,建筑面积平方米,座位个,由重庆地产集团投资1.7亿。年4月宣布项目停建。

年,山城宽银幕电影院被评为重庆市十大标志建筑之一,在国外被誉为“建筑结构纪念碑”。

年1月,由于旧城改造山城宽银幕电影院被拆迁。

两路口街景。

左边是2路电车的起点站,那个时候街上的车很少,公交车比较多。

两路口往大坪去的方向。又见熟悉的铰接大客车。

上清寺转盘以及旁边的工业展览馆。

工业展览馆在我眼中就是一家商场,只是人流量不是太大,远不如群林市场、重百大楼。

上清寺是重庆渝中区不可缺少的交通枢纽之一,每日从此经过的客流量是难以用万来计算的,如今的繁华和喧闹渐渐掩埋了曾经的历史,已经有很少人再对它的由来加以叙述了。

上清寺的工业展览馆,之前是工业品的展示场所,后来变成了商场。

以前嘉陵江大桥上车比较少。

重庆嘉陵江大桥位于渝中区上清寺和江北区之间,名为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是重庆主城首座城市大桥,于年12月开工,年1月竣工。总长.56米,宽21.5米。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前后历经8年时间,重庆人民克服了苏联专家撤走,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的艰难困苦,才建成了这座大桥。

重庆城公路建设始于年,南区干道年、中干道年完工,北区干道年才全线通车。当时,一号桥成为重庆一景,成为重庆的标志性建筑。

一号桥长80来米,桥墩全凭连耳石垒成,底部长十多米,宽5米,一层一层地砌上去,整整80多层,30多米高,几座桥墩魏巍高耸,用人工眼光看,何等巨大的工程!

重庆长江大桥南引桥隧道

年11月3日,重庆长江大桥南引桥隧道开始拆除。

重庆长江大桥于年7月1日建成通车。主跨度米,属于T型刚构桥。

年9月12日,长江大桥复线桥通车。

嘉陵江大桥,拍摄时间不可考。

嘉陵江索道的轿箱。著名的电影《疯狂的石头》就是从这里启幕。

解放碑较场口转盘,原是明清阅兵场外荒地,抗日战争前多露天茶馆。抗战时期,重庆成国民党政府陪都,人口骤增,较场口顿成山城闹市,并成为群众集会的广场。

年2月10日,各界人士庆祝旧政协成立,在此开大会,时发生“较场口事件”,当局拂逆民意,组织特务打手凶殴赴会的著名民主人士郭沫若,李公朴等,血染广场,震动中外。“较场口”之名遂留存于历史。。

朝天门码头缆车,和两路口的缆车一样,朝天门的缆车也是老重庆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那个时候的解放碑,商业大厦大楼还没有建。

八十年代的石桥铺。

菜园坝缆车,好亲切。小时候就像照片中那小孩一样,很刺激地跨上车,然后感受着上下的享受。

重庆交通大学的前身——重庆交通学院。

解放碑。

重庆人的最爱。

后面是四川彩色摄影冲洗中心,重庆广告公司。当时重庆冲印照片最好的地方。

重庆百货站商业大厦。

街边的洗手池。

路电车,估计不少人都坐过吧?

从观音桥开往解放碑。看到电车旁边的奥拓出租车了吗?它太有名了,以至于现在好多人都把羚羊出租车喊成“拓儿车”。

牛角沱立交桥。

正在建设中的长江滨江路。

临江门老房子。

当年的人力运粪车,现在已经不见踪影,新修的建筑都有相当完善的化粪设备。

文化宫附近的重庆铁路局机关大楼。

80年代的重庆菜园坝火车站。可以看到火车站前的广场绿树成荫。

90年代改建中的重庆火车站。

沙坪坝站是重庆枢纽辅助客运站,

年建成投入使用,

年9月更名“重庆北站”,

年1月恢复原名。

鹅岭公园山下长江路。

向阳隧道和八一隧道,现在还在发挥作用。

凯旋路电梯。很经典的边三轮摩托车现在很少见了。

最后奉上一组很有味道的老照片。地方就不用解释了。

时间改变着城市的容颜,

不曾停歇,

缆车、索道、轮渡、旧街老巷,

伴随着少年的生活和梦想,

它们现在已经渐渐的在消失和变化。

那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也是对现在生活的体会和憧憬。

而留下的故事却能停驻时间,

让人回忆和眷恋,

重庆这座充满故事的火辣城市,

希望和它不说再见。

转自吃喝玩乐在重庆(cqshua)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mlhjsy.com/ysbj/1173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脂肪瘤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