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黄流日军机场,不应遗忘的历史
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19.html?ivk_sa=1024320u
文/图:阿海南 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说道: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日本从年9月18日的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到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十四年侵华抗战,给中国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一是人口损失:残害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日军不仅在战场上给中国抗战官兵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也使无数无辜的中国平民成为冤魂。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海滨,西到重庆,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尸骨成山。从年到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杀人血案不下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侵华日军在中国犯工会日暴行,在地域分布上极其广泛,几乎占中国2/3和国土;在时间持续上极其久长,几乎涵盖了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直其败亡的14年。其二是财产损失: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财产损失,数目同样是巨大的惊人的,间接损失至少有亿美元。战争期间,日军所到之处,疯狂地掠夺公私财产,破坏文化遗产,开采矿藏森林资源,发行伪钞,焚毁炸毁军民用设施,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者洗劫一空。 二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一直企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行径。从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至今已经过去72年,但不少日本政要依然不能正视历史事实,每每强言狡辩、死不认罪,常常参拜靖国神社,屡屡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这更加让我们不能不提高警惕,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如今,硝烟散去,和平安宁,然而曾经的苦难不能忘,曾经的牺牲不敢忘。 同样,曾经发生在海南的战争我们也不应忘记。年1月19日,日军下达第号命令进攻海南。2月10日,日本侵略军第五舰队司令近藤信竹中将和陆军第21军司令安藤利少将指挥“台湾混成旅团”从天尾港登陆,占领府城;日军海军第五舰队载着佐世保海军陆战队从雷州半岛深尾湾启航,于2月14日占领三亚、榆林和崖县。随后,日军以海口、三亚、崖城为据点,分别向南、向东、向北,向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进攻,形成南北夹击包抄之势,在短时间内侵略整个琼岛,琼崖军民长达6年多的血泪抗战史自此开始。 随着日军侵略的战火在古崖州大地上不断燃烧,年2月14日,日本侵略军“日航联合陆战队”,由第四基地司令——太田泰浩海军少将率领,猥集日军占领三亚全境。年3月17日,乐东黎族自治县的九所镇、望楼、乐罗村等地皆被侵占,日军九所设营部队也成为其在九所设立的驻防机构。同年6月30日,日军侵犯黄流地区,并在黄流(今黄流中学校址)设立司令部。从此,黄流人民惨遭日军之铁蹄践踏,过着水深火热、残民害理和生杀予夺的亡国奴的悲惨生活。 凭借着枪炮、刺刀等军用武器的威力,侵华日军在古崖州这片土地上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日本侵略者妄想彻底扑灭黄流抗日军民,因而采取了法西斯的“三光”政策,恶狠狠地提出“黄流之地,石要过火,人无留种,赶尽杀绝,斩草除根,灭绝人性”的手段,在木头园和莺歌海事件发生没几天,日军竟然下了毒手,无辜地屠杀手无寸铁的黄流百姓多人,鲜血流成河,尸首叠如山,制造了惨无人道的“黄流千人坑”惨案,许多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日军侵华引起了广大古崖州地区人们的愤慨,琼岛抗日武装力量依靠人民群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反法西斯斗争。 年4月,日军控制海南岛后,为了把海南作为自己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作为向华南战场和西南战场进行空袭的航空基地,同时作为向南入侵东南亚各国的战略基地,决定在黄流设立南进军用机场,番号为航空13基地。黄流日军南进机场于年底动工,年建成(日军称为“华南第三航空基地”)。该机场是水陆战斗实用机场,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在日军的作战方案中有这样的描述:海南岛为中国的南部要地,占领后可切断来自法属印度支那半岛及缅甸方向的支援路线,同时可将海南岛当做日军航空作战及海上作战的重要基地,其对于南洋军事行动有重大价值。 现在黄流日军机场的遗迹还在,只是机坪大多数已被改造成稻田和晒谷场,保存相对较好的有一个指挥塔台,一个炮楼,一个自来水塔,两座弹药库。年7月30日走读团这几个日军侵略海南的罪证。
这是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乐东黄流中学的校园,堪称海南最美的中学校园。可在70多年前侵琼日军曾在这里设立过司令部和慰安所。
▲黄流日军机场的指挥塔台(三层楼)
日军黄流机场
这里转载一篇回忆文章以便大家了解日军黄流机场,讲述人是原国民党师情报参谋钟强(黄流人),他曾于年冬奉调到黄流机场与投降日军办接交手续,比较熟悉日军黄流机场情况。 日军黄流飞机场 年4月,日军侵占并完全控制海南岛后,为了把海南作为日军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作为向华南战场和西南战场进行空袭的航空基地,同时作为向南入侵东南亚各国的战略基地,决定在海南黄流设立南进军用机场,番号为航空13基地。 日军南进机场位于海南省乐东县黄流镇铺村、赤龙、新荣、秦标等村之间,机场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建有总共米长的飞机跑道和平方米的停机坪。 日军掠来多名民工为其修建机场,推平多亩坡地,填平多亩良田,拆毁了新荣、官园、赤龙、茅坡、酸梅头、多能、海棠等24个村庄的多间民房。 机场设有指挥塔楼、炮台、哨所、暗堡、兵营以及慰安所等。机场建好后,日军的教练机每天都频繁起降,做飞行训练。 日本驻军是一个飞行联队(师),实际上是一个加强的师,约多人。下辖三个飞行大队、一个地勤大队、一个技术修理中队、调度指挥中心、一个防空37毫米高炮大队、一个步野大队、医院、保障供给中队、宪兵队和慰安团。队部设在黄流镇赤龙村前面(队部大楼还在),共有大大小小2平方公里的兵营。队部旁边住有慰安团;飞机埸周围建有26个相互火力交叉支援的坚固暗堡;还建立有三角形配置的防空高炮阵地;在芒坡村西面建立油料库,北面建立两个防空军火仓库(现保存完好)。铺村驻有宪兵队和医院;在秦标村西面建有自来水塔(现倘存)。据说还建有地下物资仓库,参建的民工竣工后已全部被处死,没有人知道具体位置,至今是个谜。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战斗机多次从黄流机场起飞,轰炸广西的中国军队和战略运输线,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灾难和损失。 我们小时候还见证了这些设施和建筑物。工程质量相当好,有些建筑物几十年了还完好无损。相比我们现在的工程质量简直是豆腐渣。如果没有人为的破坏,现在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景点或爱国教育基地。以上情况是我任作战参谋时有机会在海南省军区资料库阅读过关于铺村日军飞机场的一份资料,才约知一二。 黄流日军机场,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是侵略海南后修建的最大的军用机场,它控制着整个东南亚。从广义上讲它应该是黄流机场,因为它属于黄流镇辖区;但从狭义上讲,它应该是在铺村、新荣、赤龙和官园之间,离铺村和新荣最近。小时候所看到的机场比较完整,跑道和排水设施非常完好,多大的雨水,一天就能排干。当时的机场上有几个已被填平的大圆坑,据父亲说,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的飞机(传为美国飞机)轰炸所致。飞机场方圆三公里,到处都有高高的土墩,那是飞机的掩体。离我们村不远的田洋里,有一个很大的水塘,当时不是水塘。年秋的一天,一架日本零式战斗机,在飞行训练时坠入这片田洋,深深插到地下,日本鬼子为了将失事的飞机完整地运到修理厂,他们把田洋挖了一个约一万平方米的大坑。现在这个水塘还在。 日本投降后,接管飞机场的是一个排的国民党军队,排长姓郭,名叫利辉,原籍广东韶关,黄埔军校第十九期学生。他们的任务是接管日本鬼子留下的飞机场所有军用物资,协助南进的联军飞机对日本在东南亚的势力作最后的决战。在驻防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国民党军士兵,经常到黄流墟上,在那里勾上了一个本地的姑娘,后来她怀孕了。郭排长知道后当就把那个士兵关在那个大仓库里,每天只有两餐劣食,士兵受不了这个折磨自杀了,此事被人告发,郭排长被当时的三亚警备区军事法庭抓了起来。年秋,由于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节节败退,最后把整个排都给撤到了三亚。共产党接管之后,却“毫不犹豫”地将日本鬼子留下的包括完好的营房、汽车等一切军需付之一炬。只有那些属于铁作的没有焚掉。我们所见到的只有一排排没有顶盖的兵营。最让人惋惜的是当时设在现铺村小学里的飞机、汽车修理厂,海棠树一批批完好的摩托车汽车和一些飞机的零件以及一些机械修理设备也难逃恶。每到下雨天后,我们这些光屁股的孩子们都要到那里拾黄铜卖钱。 今天,在日军黄流机场遗址,我们看到,除了多亩水泥跑道外,其他地方大都被还原成稻田,远处有耕牛在耕田,近处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在劳作,形成一幅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水泥跑道中间被村民开出了一条车道,平坦而开阔。车道的两边,现在被村民用作了晒谷场。 日军炮楼和指挥塔楼相隔多米,在机场跑道的北面,位于新荣村和赤龙村之间,炮楼有2层,指挥塔楼有3层,一色的青砖水泥建筑。 上到塔楼楼顶,数千亩沃野良田尽收眼底,只是指挥塔楼周围有规律分布的30多座水泥暗堡,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眼下这绿油油的稻田,曾经是由明晃晃的刺刀统治的恐怖世界。
▲指挥塔楼一层内的景象,墙面抹灰已剥落,露出红砖
▲指挥塔楼内的楼梯扶手墙已被破坏。
▲指挥塔楼前后的房屋已经被毁坏,只剩下一些明显痕迹显示这地方曾有房屋
▲走读团在指挥塔楼内拍摄。
▲70多年前, 黄流日军指挥塔楼已经走暗线安装电灯,接口处的木质方框尚未腐烂。
▲墙上的长方形孔洞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三楼外墙上有好几个这样的铁环,有人说是用于训练的,手抓这些铁环可以爬到三楼楼顶。
▲从指挥塔楼的三楼窗口看出去是一片平整的稻田和若干方形水泥晒谷场,原来应是机场机坪和跑道。
▲昔日战机轰鸣的机场已经化作播种希望的田野。
▲从三楼露天平台远望,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有两辆农用拖拉机在劳做。
▲发现指挥塔楼二楼的露天平台水泥地板上有一个字,不知是否当年修筑指挥塔楼时留下;字像是“當”,又像是“常”。
▲指挥塔楼二楼门口处发现的方形孔洞,应该是起固定作用,该处应有楼梯。
▲指挥塔楼这面墙体上有画有鱼鳞状的装饰画,不知是当年日军所留,还是后面的人画上去的。
▲ 这三个有圆孔的U型水泥圈是干什么的?
▲这一个一个的土包其实是暗碉,指挥塔楼周围有规律分布的30多座水泥暗堡,形成强大的交叉火力,如果当年我军强攻机场的话,不知要伤亡多少人?黄流日军机场如此的火力配置,显示黄流机场对于日军重要性。
▲走读团队在黄流日军机场指挥塔楼前合影。
炮楼
▲距离机场指挥塔楼米处有一座两层的炮楼。
▲炮楼里的铁制楼梯,不知是否是原装的?
防空军火仓库
▲机场北面建立两个防空军火仓库(现保存完好),外面杂草丛生。
▲防空军火仓库约平方米,有六根直径1米粗(目视)的圆柱子支撑,柱子与天花板结合处是圆锥体,圆锥体与天花板结合处有六棱形的装饰线条,既结实又美观,屋顶和四周上部开有若干通风口,防空军火仓库荒弃近70多年依然坚固。平时村民在里面放置农具、杂物和躲雨。。
▲防空军火仓库地下中间位置开有一道排水沟,可以将雨水排到仓库外的低洼处,保证军火不受潮。
黄流机场日军慰安所 讲述人:钟强,海南黄流人,81岁,抗战时任过国民党师情报参谋,年冬奉调到黄流机场与投降日军办接交手续,从而得知日军黄流机场“慰安所”的一些情况。 黄流机场日军慰安所称“军中乐园”,其实是随军妓院。设在黄流机场东门外围。有宿舍两间,分为两个“乐园”。第一“乐园”有慰安妇5人,第二“乐园”慰安妇有16人。第一“乐园”慰安妇专供空军军官玩乐,第二“乐园”供空军士兵享用。“慰安妇”大部分是从广州抓来的,我到黄流机场接收日军投降时仅存4人,我们给她们都安排了工作。其中一人名叫吴惠蓉(广州人),有一天她和我谈军中“乐园”情况,泪水直下,诉说道:我16岁被日军抓来,同时被抓来的约人左右,到黄流后只剩下40多人,其中留一部分在黄流派遣队(即黄流司令部)。我们是从中挑选出来送到黄流机场的,挑我们5人为军官“乐园”慰安妇,余者为士兵“乐园”慰安妇,任由日军轮班玩弄取乐。有时月经不调,或是因病不能满足他们的兽欲,就遭殴打,有的甚至被打重伤,特别是日军喝酒后,我们更受不了,被侮辱被折磨更甚。“乐园”有哨岗日夜看守,我们完全失去人身自由。我们日夜思念自己的父母、姊妹。黄流日军派遣队慰安所的姊妹们境况也是跟我们一样,非常悲惨。吴惠蓉在海南解放前夕,随丈夫去了台湾。
黄流日军机场自来水塔
黄流日军机场自来水塔被随意圈占,门已上锁没人在家,故未能进入塔内和登上塔参观。从外面看水塔应为四层,顶部应为储水池。水塔的外观像罗马式建筑,好似意大利比萨斜塔,用水泥浇筑,非常厚实坚固,历经70多年风雨,看上去几乎没有损坏。 水塔造型优美,现在要是在上面开个咖啡吧应该很酷。
▲黄流日军机场自来水塔。
▲水塔非常厚实坚固。
“从解放到七十年代后期,黄流机场无论是跑道还是建筑物都还很完整,当时解放军还驻扎在那里。”出生在黄流镇佛老村的陈运策向记者谈及他所知道的黄流机场时说,他很小的时候,对那个炮楼和指挥塔很好奇,老人就告诉他,那是日军飞机场。长大后,他也多次探访并从老人和史料中获悉更多有关机场的情况。6年,《口述历史》的日本学者到海南来研究中日战争史,身为公安的陈运策作为日语翻译带着这些学者到黄流日军机场遗址考察。“当时机场的建筑还比较完整,现在损坏十分严重。”陈运策呼吁政府部门应将黄流日军机场遗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以保护。他认为,这对教育下一代铭记历史,控诉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有着深远的意义。 黄流日军机场虽是日军为侵略控制中国所建,但它强征的事中国土地,建设者绝大多数也是中国劳工,从这个层面来说黄流机场也是中国人民的劳动成果,既然机场已经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我们应该让机场为我所用。不可只出于朴素的民族仇恨就付之一炬,这样太可惜了!机场无罪,有罪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毕竟烧已经烧了,历史不可更改,现在这些机场遗存政府应该保护起来尽可能发挥它的正面作用,不要让其再遭受破坏了。
编辑:小潘
图文:阿海南
来源:走读海南团队
热点
- 上一篇文章: 三四线机场风险提示CFIT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