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机场风险提示CFIT
三、四线机场风险提示
第一期——CFIT
前言
随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国内旅游市场活力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释放。对于三、四线城市机场,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经梳理,公司现运行余个三、四线城市机场,与一、二线机场相比,三、四线机场在程序设计、机场设备、运行环境及保障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部分安全风险相对突出。
本期主要分析“可控飞行撞地(CFIT)”风险,CFIT也是公司重点防控风险之一。
PART01
案例一
某机组执行宜宾菜坝机场(现已停用)航班,在盲降进近过程中,未将气压基准转换为场压,导致飞机低于最低超障高度,触发“TERRAINAHEAD”语音警告。
主要原因
1.机组准备不充分。
经调查,机组进近准备不充分,未严格执行SOP,未完整执行进近简令。
2.机组未及时转换气压基准。
当日机组在进近过程中,未及时转换气压基准,保持STD。菜坝机场场高英尺,机组按STD气压值飞行,真实高度低于各点限制高度。
3.机场周边障碍物影响。
菜坝机场地处丘陵地带,周边地形障碍物较多,五边限制高度为米,机组保持低于限制高度飞行,最终触发“TERRAINAHEAD”语音警告。
风险分析及安全要求
风险1(威胁):机组运行经验少,准备不充分。
部分机组为首次执行该航线航班。机组长期未执行部分机场、航线,对相应机场、航路特点不熟悉。
要求:机组在飞行前应对相应的机场航图、航行通告、CFP放行、风险库、天气信息等内容进行细致、充分准备。
风险2(威胁):机场使用场压,转换时机与航图不一致。
国内部分军民合用机场使用场压运行(如南宁机场),使用频率较少,机组遗忘转换或转换错误造成高度偏离。
高度表拨正时机与航图不一致(如巫山机场),转换时机错误或不及时造成高度偏离。
要求:严格遵守《飞行运行程序手册》02-14-02“高度控制”相应内容并执行,注意气压基准转换时机,交叉检查确认气压基准值。
PART02
案例二
某机组执行泸州机场07号跑道PBN进近程序,由于气压设置错误,高于机场修正海压8个百帕,导致飞机偏离管制指令高度并触发“TOOLOWTERRAIN”警告,期间最大偏离目标高度余尺。
主要原因
1.机组情景意识不足。
机组将航班号与气压基准混淆,转换期间发现备份仪表气压值与FCU气压值不一致,但未引起警觉。
2.机组CRM管理不当。
机组对气压基准转换风险意识不足,副驾驶前期在ISIS预先设置正确气压值,但成员间沟通意识欠缺,错失提醒纠正错误的机会。
风险分析及安全要求
风险1(差错):未严格执行交叉检查。
事发前,副驾驶使用ACARS抄收天气,在性能页面设置了正确气压值,并在备份仪表中进行了预调。
转换气压基准时,机组对EFIS和备份仪表的气压基准值进行了交叉检查,并更改了备份仪表的气压基准值,但未对照“飞行性能页面”气压基准值进行比对。成员间缺乏有效沟通,对飞行关键参数敏感性不足。
要求:交叉检查与标准喊话不能流于形式,要确实落实交叉检查,机组间提醒、标准喊话要及时、到位,才能避免错误和偏差。
风险2(威胁):运行设备设施与环境风险突出。
事件发生于凌晨,航班延误时间较长,落地机场为小雨天气,能见度M,云底高在米至米之间变化,能见度与云底高略高于标准,07号跑道盲降不可用,缺乏精密仪表参考。
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机组工作负荷增加,应激处置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要求:运行过程中,机组成员应具有正确的情景意识,建立有效且良好的交流,防止注意力固着,进入管道效应。
PART03
总结
1.落实飞行前准备。
机组在飞行前应对相应的机场航图、航行通告、CFP放行、机场风险库、天气信息等内容进行细致、充分准备。
2.遵守SOP。
遵守机组标准操作程序手册,包括执行的动作以及简令等内容。
3.落实交叉检查,机组间提醒、标准喊话要及时、到位。
交叉检查与标准喊话不能流于形式,要确实做到落实、及时,才能避免错误和偏差。
4.确认气压基准,防止飞错高度。
部分军民合用机场使用场压运行(如南宁机场)或机场高度表拨正时机与航图不一致(如巫山机场),机组注意气压基准转换时机,交叉检查确认气压基准值。
5.建立良好情景意识、CRM管理得当。
机组间应建立有效且良好的交流,运行过程中机组成员具有正确的情景意识,防止注意力固着,进入管道效应。
附:三、四线机场CFIT风险汇总
END
川航飞安
内容:庄齐,钱鑫,王向章
编辑:赵涛
审核:安全质量管理分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ldquo疫rdquo线尖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