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诊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多例神经电生理

时间:2021-8-3来源:检查鉴别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皮肤科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近期,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多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脊髓肿瘤切除手术,神经外科在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不断开拓进取,逐步完善脊髓脊柱疾病综合治疗体系,治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椎管内肿瘤

是指发生于脊髓及与之相近组织的肿瘤,包括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脂肪组织、脊髓等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可分为髓内及髓外肿瘤。在组织发生学上,可分为起源于脊髓外胚层的室管膜和胶质,如神经胶质瘤、神经鞘瘤等,以及发生于脊髓中胚层的间叶肿瘤,如脊膜瘤等。临床上常见的肿瘤有神经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胚胎残余肿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脂肪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网状细胞瘤、转移瘤、肉芽肿等。疾病早期常出现神经刺激症状,表现为身体局部麻木、电灼、针刺或牵拉样疼痛;如果病情进展,脊髓受压明显则表现为受压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障碍、对侧肢体感觉异常,严重者出现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大小便功能)障碍,及时进行脊髓及脊柱MRI和CT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检查方法。椎管内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病变为首选,由于脊髓的重要神经传导功能和复杂独特的解剖结构,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由显微神经外科医生完成,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通过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以及肌电图等实时动态监测,协助手术医生辨别脊髓功能区、运动神经、终丝等重要神经结构,评估脊髓、神经受损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及早发现神经功能传导束,迅速纠正可逆性损害,避免神经损伤。

目前我院神经外科常规开展椎管内外肿瘤、椎管狭窄、寰枕畸形、脊髓空洞症、脊椎裂、脊髓栓系、骶管囊肿、脊髓创伤、以及脊髓血管畸形等各种脊髓、脊柱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随着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引进,对于椎管内复杂病变的高难度手术,脊髓和脊神经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病例一

腰1-2椎管水平脊髓圆锥畸胎瘤,术前双下肢疼痛,术后症状消失。

病例二

腰4-5椎管水平皮样囊肿,临床症状为小便障碍,术后小便功能恢复正常。

病例三

腰2椎体水平神经鞘瘤,术前腰部及左下肢麻木,术后症状消失。

病例四

胸3-5椎体水平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无力,术后症状消失。

病例五

骶2-4椎体水平骶管囊肿,临床症状为腰骶、马鞍区/左下肢疼痛伴无力,术后症状明显缓解。

END

责编丨魏国新

编辑丨李楠

供稿丨神经外科王嘉拾、马光铄

投稿邮箱丨tfchxinxi

.

转载注明  http://www.mlhjsy.com/jcjb/1107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脂肪瘤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