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不罕见解开TSCAML患者的
5?20,是一个关于“爱”的日子。
今天,我们会表达对爱人的“爱”,
对亲人的“爱”。
但请别忘了,
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
期待着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他们就是TSC-AML患者。
TSC公益宣传片:这是一场关于爱与重生的旅途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生手记:
那天,一对衣着朴素的母女走进诊间,女孩儿19岁,但与年龄不太相符的外在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尤其是她脸上显眼的“蝴蝶斑”以及刻意放下的刘海企图挡住的额头上的斑纹,我立刻想到了一种疾病,TSC-AML综合症。
随后我问她,是不是双肾上有多发肿瘤?
孩子母亲显然惊讶于还没有看病历的我问出的这个问题。
拿到小女孩的病历一看,没想到,病情远比我预料的复杂!双肾巨大错构瘤,左肾错构瘤体积达到24cmx23cm,体检发现腹部膨隆,完全被肿物占据,难怪她要穿一件宽松的运动服,是为了遮掩她的隆起的腹部,避免被同学嘲笑。
我建议她做一个眼底镜和脑部CT检查明确一下全身病变情况,如果确诊该病,可以服用依维莫司,约50%的患者吃药3个月后肾肿瘤就可以缩小一半以上,到时候我再想办法看看是不是可以做手术切除剩下的肿瘤,这样就还可以把肾保下来。我为她们做了以上的初步方案。
一周后,小女孩的检查结果出来了:视网膜错构瘤、多发颅骨骨代谢异常,明确诊断为多发性结节硬化症。
经过几个月的药物治疗,脸部“蝴蝶斑”明显好转,但双肾的错构瘤却没有显著缩小。鉴于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并经过科室多学科会诊,最终团队决定:手术风险大,和家属说明风险理解并同意后争取手术,术前先行动脉栓塞,尽量减少术中出血风险。
在家属同意后,手术开始进行。由于肿瘤巨大,已压迫周围器官及组织,手术风险很高,我们必须小心分离,尽量减少出血,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正常肾组织,3小时后,肿瘤顺利切除了。
出院前,女孩塞给我一封信,里面写着这些年她的心声以及遭遇,看完她的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9岁的女孩,正是花样年华,却写出“眷恋人生”几个字,可以想到这些年她过的多么的艰难和对未来的无助。真心的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让她此生可以过的多一些幸福和快乐,多去看看想看的地方。小女孩再也不用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了。
主治医生与患者女孩的合影
患者女孩手书感谢信
生命因TSC而变,他们的人生需要更多关爱
结节性硬化症(TSC)又被称作“蝴蝶结症”,因患者脸上以鼻子为中心,向鼻翼两边以蝴蝶形状长出纤维血管瘤而得名。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却成为了国内超过10万TSC患者的梦魇,他们的生活因此改变。
TSC是一种累及多器官、以良性错构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其常见的肾脏病变,多达80%的成年TSC患者伴有TSC-AML,可导致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是成年TSC患者死亡较常见的原因。
各学科协作、药物可及,多重措施助力TSC-AML患者临床诊疗
TSC1/TSC2基因致病性突变引起mTOR信号通路过度活化是TSC的关键发病机制。临床中,该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缩小瘤体、减少肿瘤负荷、预防急性事件发生。药物治疗方面,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可以针对病因,有效抑制mTOR靶点,该药在成功进入国家医保,实现了药物更大程度的可及性。
TSC-AML的诊断与治疗都较为复杂,应进行专科化管理。同时,我国依旧缺乏对TSC以及TSC-AML的认知和
- 上一篇文章: 肾错构瘤和结节硬化症表现或近似,治疗大不
- 下一篇文章: 请您诊断病例答案肾脏侵袭性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