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移植百年坎坷历程终于修成
中医院整形外科张金明i
年GustavNeuber将手臂脂肪移植到眶周以矫正骨髓炎引起的瘢痕畸形是历史上第一例脂肪移植。年EugeneHollander将脂肪注射至人体面部及胸部以重塑外形是历史上关于第一例脂肪注射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由于易被再吸收和形成油性囊肿等问题,曾经倍受青睐面部脂肪移植一度几乎被废弃。随着抽脂术的出现,脂肪注射重回到大众视野,但再吸收率较高仍然是一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SydneyColeman将脂肪采集、纯化、移植的技术进行整理系统化,从而降低了再吸收率。年,Zuk及其同事阐明脂肪组织是成年人体内间质干细胞的最大来源。脂肪干细胞(ASCs)有分化成多种组织的能力。作为脂肪干细胞、内皮(祖)细胞、T细胞、B细胞、肥大细胞和脂肪巨噬细胞的来源,基质血管组分(SVF)被定义。年,GinoRigotti将脂肪干细胞的再生特性运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他成功将放疗后损伤的组织恢复原貌。这是历史上的第一例再生治疗。由SydneyColeman和RiccardoMazzola编辑的《脂肪注射——从填充到再生治疗》一书于年发行,是第一本重点讲述利用脂肪再生潜力修复缺损组织的教科书。
1简介
20世纪被认为是整形外科的黄金时代。大量带蒂皮瓣被发明并用于主要修复面部组织缺损。后来,人们发现一块从原位完全游离的皮片可以移植到另一处新鲜的肉芽创面并可能存活,这是20世纪外科学的一项重大进步。这一发现是基于JacquesReverdin(-)的早期研究成果。年在巴黎Necker医院,他成功地实施了人体表皮移植,开启了创伤修复的新纪元。1皮肤移植很快成为了慢性创面修复的优选。
2脂肪移植的发现——早期临床应用
2.1脂肪移植:一个新发现
组织移植,包括皮肤移植在内都曾被尝试用于修复外观凹陷畸形。然而,脂肪移植因其原料易于获取制备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修复方式。年,德国外科医生GustavNeuber(-)首次从手臂获取脂肪并将其转移至眶周,以修复骨髓炎造成的瘢痕。2其后不久,在年,另一位德国人VictorCzerny(-)通过将脂肪瘤移植至胸部以修复因纤维囊性乳腺炎行单侧乳腺切除而造成的缺损。3
2.2脂肪移植——用于治疗一战中被毁容的士兵
在使用注射器以前,脂肪移植通常都是连真皮层一起整块进行的,即真皮脂肪移植。外科医生从治疗因一战严重毁容的士兵的经验中发现了脂肪的治疗潜力。医生将脂肪填充至因枪击所致的外伤以促进愈合或改善不平整的瘢痕。德国颌面外科医生ErichLexer(-)首次将带脂肪的局部皮瓣与软骨移植联合应用,为毁容士兵重塑眼窝(图1)。
他的脂肪移植经验很快传播开来。他在年出版了《自由移植》一书,对当时使用的全部不同种类皮瓣进行了组织学上的、审慎的评价。4书中关于脂肪移植的内容达页以上,使用脂肪使肌腱周围组织恢复灵活性,其应用范围包括治疗创伤引起的面部凹陷、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图2)、小颏畸形、乳房不对称、创伤后手部僵硬、以及Dupuytren病等等。
脂肪组织的来源通常选用大腿外侧(图3)。
另一位致力于修复面部损毁的外科医生为HaroldGillies(-)。他编写的《面部整形外科》一书于年发行,书中提供了大量在一战中毁容士兵通过脂肪移植获得惊人恢复效果的案例(图4)。
2.3脂肪移植的衰落
早期的外科医生热衷于整块脂肪移植的技术,有时与皮瓣转移相结合,主张以简单的方法解决主要问题。脂肪移植用于修复Romberg病引起的面部畸形、修复乳腺切除后一侧乳房缺如以及修复腭裂手术后鼻咽部缺损。6然而随着经验的累积,到了20世纪30年代,临床医生发现脂肪移植卓越的早期术后效果会在一段时间后被较高的再吸收率和油性囊肿形成问题破坏。曾经兴盛的脂肪移植逐渐变得艰难、衰落。
20世纪50年代,LyndonPeer(-)通过研究测定自体脂肪移植的存活时限为1年,约50%的脂肪细胞会在移植后崩解、死亡并被纤维组织替代。没有崩解的细胞形成脂肪组织存活下来。他发现在自体脂肪移植后的第4天,移植的脂肪块与受区组织通过血管吻合的方式建立新的血液循环。如果血管吻合不能建立,就会出现显著的早期细胞死亡及油性囊肿形成。7由于前述问题的出现,一度兴盛的面部脂肪移植技术逐渐衰落,甚至被废弃。
3一个革命性的新概念:脂肪注射——起源与发展
3.1石蜡注射
年BarconCarlReichenbach(-)发现了石蜡。至20世纪末,石蜡成为了现代医学第一种用于注射的材料。石蜡注射很快在美容界流行起来,在纠正凹陷畸形、重塑外观轮廓以及矫正先天性梅毒引起的鞍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江湖骗子鼓吹石蜡注射可以轻易纠正这些令人烦恼的外观畸形,并且只需要在美容院或药店注射治疗即可,不需要手术治疗。然而悲剧很快发生了。石蜡会发生迁移,造成难以清除的硬肿(即石蜡瘤)、肺栓塞、感染以及一系列其他问题。这令人联想到后来液态硅胶注射造成的硅胶瘤等一系列灾难事件。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整形外科医生的集体梦魇。
3.2一个绝妙的主意——脂肪注射
21世纪初,德国外科医生EugeneHollander(-)提出了脂肪注射的想法他认为与有大量并发症的石蜡相比,脂肪是一种更为自然的填充物。首先,他从健康人身上获取脂肪组织,与从公羊身上获取的质地较硬的脂肪组织混合,以达到减少脂肪移植后再吸收的目的。然后,他将人羊脂肪混合物逐渐加热至熔化为液态。加热后的混合物达到血液的温度就可以用于注射,以修复凹陷畸形、面部萎缩(图5)或乳腺切除术后瘢痕(图6)。在他报告中,Hollander指出接受脂肪注射的患者会出现2-3的疼痛皮疹,除此之外脂肪注射术后是基本没有并发症的。这一技术分别于年和年发表。8,9
3.3脂肪注射在美国的发展
年,在大西洋的彼岸,美国美容医生CharlesC.Miller(-)出版了《CannulaImplants》一书(图7),讲述面部填充技术。10这位来自芝加哥的医生被称为“现代美容外科之父”或“不要脸的庸医”。他提出将古塔胶、赛璐珞以及橡胶海绵等材料经磨坊碾磨后加热再注射至面部以修复鱼尾纹、鼻唇沟和鞍鼻畸形。他宣称此类材料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且治疗效果显著。
除了上述填充材料,他还从腹部获取脂肪并使用一种特制的螺杆活塞注射器将其注射至凹陷畸形处的皮下组织(图8)。
然而,在抽脂术出现之前,脂肪注射只是偶尔被使用,从未真正意义上在整形外科圈中流行。相比之下,虽然有诸多严重并发症,石蜡注射却作为鼻部、胸部畸形修复的主要方法流行多年。
4抽脂术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巴黎医生PierreFournier11和Yves-GerardIllouz12分别报告了他们使用抽脂术来去除肥胖妇女腹部和大腿多余脂肪的工作。这一技术取得巨大成功,并迅速在全球流行开来。有时,过度的脂肪抽吸会引起皮下组织凹陷导致外形轮廓不满意。使用注射器将吸出的脂肪重新填回被认为是该问题的解决方案。12然而,很快有报道称重填脂肪会在数周后全部或几乎全部被再吸收。
5脂肪注射兴起
尽管脂肪抽吸仍存在诸多缺点,同时应用抽脂术及脂肪填充技术,使用即刻获取的自体脂肪修复轮廓外形凹陷的想法成为了自体脂肪填充的新潮流。
5.1克服再吸收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阿根廷医生AbelChajchir发表文章展示了脂肪注射治疗后令人满意的长期效果。13他指出防止细胞破裂的关键步骤在于小心地处理脂肪,包括在生理盐水中清洗抽出的脂肪,以清除死亡细胞及细胞碎片,将脂肪填充至血供丰富的组织等。
5.2SydneyColeman以及系统化的脂肪移植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SydneyColeman将前述脂肪移植技术进行系统化整理。他建议使用口径3mm钝针头连接10ml注射器在低负压下进行脂肪抽吸,以减少对脂肪细胞的损伤;使用离心的方法将油脂、水及脂肪细胞分离以纯化脂肪;最后,使用18G针头经多通道将脂肪填充至血运丰富的组织区域。14,15Sydney将这一技术命名为“脂肪重建”。16
5.3欧洲首例脂肪注射
年,欧洲首例自体脂肪移植术在法国马赛进行,由GuyMagalon主刀并请来Coleman作为嘉宾演讲。这使得欧洲技术交流、融合更加方便。当时,自体脂肪移植的主要适应症是修复外形轮廓畸形、烧伤后瘢痕、Romberg病畸形、半侧颜面短小症及下肢的慢性瘢痕。
年,Coleman发行了第一本关于脂肪移植的书。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脂肪移植的操作技术,并基于自己的经验给出了大量临床应用的建议。17
6一项重大发现——脂肪干细胞
新千年伊始,由BillFutrell领导、由整形外科医生及研究员组成的Pittsburgh团队报道了一项重大发现。他们指出,脂肪组织是成年人体内间充质干细胞的重要来源,即所谓“脂肪干细胞”(ASCs)。脂肪干细胞有分化成其他数种组织的潜力。18,19同时,他们也命名了一种从脂肪抽吸物中去除液体后获取的成分——“基质血管组分”(SVF)。它具有修复及再生的潜力,是ASCs,内皮(祖)细胞、T细胞、B细胞、肥大细胞以及脂肪巨噬细胞的来源。这一发现可能解释了为何脂肪移植可以加速创伤或组织缺失修复的原因。
干细胞疗法的发展
年,GinoRigotti及其同事20利用脂肪干细胞再生的性质,成功将因接受放射治疗被破坏的组织恢复至原貌。这被认为是再生治疗的首个案例。
年5月,在第17届欧洲整形外科协会(EURAPS)年会上,时任协会会长的RiccardoMazzola主持举行了题为“脂肪注射——新机遇、新发展”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会上,大家就脂肪移植在再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广泛应用达成共识。该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次会议之后,脂肪移植技术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技术之一。
该会议主题内容由Coleman和Mazzola共同编辑成册,《脂肪注射——从填充到再生治疗》一书很快发行。21
如今,国际会议、研讨会以及手术直播越来越普遍,脂肪注射技术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干细胞疗法作为一个前景光明、令人期待的襁褓婴儿仍需谨慎地谋求发展。毕竟,干细胞治疗具有潜在的致瘤、致癌风险。
总结
脂肪注射出现于年前,主要用于矫正面部及胸部的轮廓畸形。Hollander发明了使用公羊及人类脂肪混合物进行注射的方法,以对抗术后脂肪的再吸收。22,23现如今,脂肪注射已取得卓越进展,跻身全球最流行的技术之一。脂肪注射具有修复周围组织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整形、修复等方面。现在,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脂肪干细胞在修复受损或缺失组织中的作用。全世界都有关于此类内容的研究报告发表。
原文:RiccardoF.Mazzola,MDa,*,IsabellaC.Mazzola,MDb.HistoryofFatGraftingFromRamFattoStemCellsClinPlasticSurg42()–
图9:18岁女孩,因先天疾病,手术后右侧颊部凹陷并形成疤痕,抽取左侧大腿脂肪,注射充填颊部凹陷,共9ml。
图10:32岁女性,额颞部不够饱满,局麻下抽取大腿脂肪,处理后填充双侧颞部、额部、苹果肌及鼻唇沟,共49ml,外形得到明显改善。
张金明教授,中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整形美容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全国委员暨鼻整形学组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整形美容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整形与再造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鼻整形分会常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美容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擅长:面部微整形、面部自体脂肪注射抗衰老与轮廓整形,鼻综合整形、耳廓再造、BodyTide面颈部黄金微雕、自体脂肪注射隆胸、乳房再造,整形失败的美容修复及全身复杂软组织缺损、疤痕、色素痣的修复与重建。
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白颠- 上一篇文章: 小林麻央癌细胞已扩散,心疼之余,你需要知
- 下一篇文章: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