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医学营养指导

时间:2016-11-21来源:病例原因 作者:佚名 点击:

导读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带来的活动量逐渐减少和热量摄取相对过剩,导致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等生活方式病(“文明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脂肪肝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睡眠、毒素)、疾病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因素、其他因素等造成。医学营养治疗是帮助患者寻找病因,对因对症进行非药物的医学营养干预。

1

减重可逆转脂肪肝

因超重和肥胖导致的单纯性脂肪肝,减肥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选择。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若在半年内使基础体重下降10%,肝内脂肪沉积可完全消失,肿大的肝脏可缩回,肝功能亦可恢复正常。通常,多数患者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可达到减肥和治疗肝病的目的。

2

饮食治疗的原则

1.限制每日的总热量的摄入,每餐只吃七八分饱;

2.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如牛奶(低脂)、瘦肉、鱼、鸡蛋等。

3.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适当摄入糖类(碳水化合物);

4.主食“粗细搭配”多吃粗粮,如红薯、玉米、荞麦、燕麦、薏苡仁、红豆、绿豆等;

5.多吃非淀粉类蔬菜,适量吃水果,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摄入。

6.避免过量饮酒和不良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常喝含糖饮料,贪食甜点、油炸食品等高热量食物,以及经常外出就餐等。

3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不管是健康人群还是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一日三餐热量的合理分配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每日总热量明确的情况下,早餐、午餐和晚餐可按30%、40%、30的比例分配。总的原则是,早餐应保证热量摄入和食物品种丰富,并可添加蔬菜和水果;严格限制晚餐的热量摄入,特别应少吃高热量的食品,且晚餐后不在吃水果和牛奶。因为晚上入睡以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合成激素分泌增加,容易将过剩的热量转化成脂肪,增加体重,导致肥胖和相关疾病。

4

根据“血糖生成指数”选择主食

血糖升糖指数(GI)是个医学概念,通俗的说,就是某种事物使血糖升高的能力。若将进食同等质量葡萄糖2小时后的血糖升高程度设定为,那么各种常见主食的血糖生成指数如下。

血糖升糖指数:95-:粳米、糯米、土豆、富强粉、南瓜粉、山药、高粱米;

血糖升糖指数:90-94:小米、籼米、绿豆、标准粉;

血糖升糖指数:85-89:绿豆粉、二合面、玉米面;

血糖升糖指数:80-84:燕麦片、荞麦片、三合面;

血糖升糖指数:75-79:莜麦面;

5

蛋白质应摄入充足

不少人认为换了脂肪肝就应该以素食为主,尽量少吃荤菜。殊不知,过渡素食会导致机体蛋白质摄入不足,进而加剧肝脏内脂肪沉积。因为蛋白质中许多的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都有抗脂肪肝的作用。蛋白质饮食可提供胆碱、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使脂肪变为脂蛋白,从而顺利地从肝脏中运出,防止肝内脂肪浸润,还有利于肝细胞的功能恢复和再生。同时,蛋白质具有较高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可刺激机体新陈代谢,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利于减轻体重。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包括:肉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乳制品等。由于豆类及豆制品等植物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低,故脂肪肝患者应适当摄入富含必须氨基酸的动物蛋白质,如鱼类、瘦肉、牛奶、蛋清等。牛奶和奶制品富含蛋白质、乳酸、钙、维生素、以及肉类中缺乏的磷脂,是脂肪肝患者的最佳保健食品之一,但不宜睡前饮用。

值得注意的是,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以动物蛋白摄入为主的人群,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以植物蛋白质摄入为主的人群明显增加。因此,从预防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角度考虑,每日动物蛋白质最好控制在蛋白质摄入量的30%-50%。因需要胆固醇摄入而导致动物蛋白质摄入偏低的患者,可补充大豆蛋白质,特别是黄豆及黄豆制品,因为黄豆的蛋白质质量不亚于某些动物蛋白质。

转自: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根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mlhjsy.com/blyy/160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脂肪瘤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