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5
由于病变所处部位较深,因此腹膜后肿瘤发现时多为进展期。仅就梭形细胞肿瘤而言,由于形态学有一定重叠,鉴别起来更是相对困难。针对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相关问题,哈佛大学医学院医院著名软组织病理专家Fletcher教授与同事Schaefer联合在《SurgicalPathologyClinics》杂志撰写了专门综述。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日常工作有一定帮助。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1)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2)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3)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4)
五.平滑肌肉瘤
1.简介
腹腔内平滑肌肉瘤约占所有平滑肌肉瘤的40-60%,具体包括发生于腹膜后、肠系膜、网膜及大血管者。最多见于40-60岁女性。由于肿瘤所在部位较深,因此就诊时病变一般较大,手术完全切除可能十分困难。综合上述原因,因此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主要转移至肺部及肝脏)。5年生存率约20-30%。
2.病理特征
肿瘤体积一般较大,境界相对清楚,偶有假包膜,但具有浸润性生长。切面灰白、灰褐色,鱼肉状,高级别肿瘤中切面质地不一,可伴局灶坏死、出血、黏液样变及囊性变。
平滑肌肉瘤瘤细胞梭形,胞质红染嗜酸性,有时呈纤维细丝样及空泡样,细胞核细长至雪茄烟样,整体排列呈束状。常见坏死、玻璃样变或囊性变。其他形态学特点包括显著多形性、显著炎细胞浸润、黏液样区域、细胞颗粒样改变,罕见情况下可出现去分化为未分化肉瘤而无平滑肌分化特点。
图17.平滑肌肉瘤: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胞质嗜酸性,部分呈纤维细丝状。
图18.平滑肌肉瘤,瘤细胞核深染,狭长、雪茄烟样,可见核分裂。
图19.多形性平滑肌肉瘤,瘤细胞高度多形,显著非典型,仅部分细胞呈束状排列。
图20.罕见情况下可见高分化平滑肌肉瘤(上)突然移行为去分化平滑肌肉瘤(下),且免疫组化中可见desmin表达缺失。
3.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大部分病例均表达SMA,约70-80%的病例表达desmin,约60%的病例表达caldesmon。需要注意的是约30-40%的平滑肌肉瘤可表达上皮标记,如细胞角蛋白及EMA。
该肿瘤需注意鉴别平滑肌瘤及去分化脂肪肉瘤:与前者的鉴别主要在于核分裂,而与后者的鉴别在于去分化脂肪肉瘤一般并无平滑肌分化,且去分化脂肪肉瘤具有特征性的免疫组化及分子遗传学表现。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Tips:
患者年龄40-60岁,女性多于男性;
肿瘤境界清楚,有薄的假包膜,一般直径大于5cm;
核分裂:女性患者≥10个/50个高倍视野;男性患者≥1个/50个高倍视野;
可见坏死,细胞核可见显著异型性;
肿瘤细胞表达SMA、desmin、caldesmom,30-40%的病例可表达细胞角蛋白/EMA;
预后:5年生存率20-30%。
腹膜后平滑肌瘤vs.腹膜后平滑肌肉瘤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SchaeferIM.DiagnosticallyChallengingSpindleCellNeoplasmsoftheRetroperitoneum[J].Surgicalpathologyclinics,,8(3):-.
DOI:10./j.path..05.
推荐阅读
你需要的我都懂
投稿篇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去分化
投稿篇
有“痣”者,须注意!
投稿篇
食管炎性病变病理面面观
投稿篇
要命的甲状腺癌-间变性癌
点击进入免疫组化小程序整理作者:强子赞赏
- 上一篇文章: 鉴别诊断小Tips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
- 下一篇文章: 结缘葆婴,我的乳腺增生纤维瘤竟然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