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头颈肿瘤再程放疗严重远期不
即使在MDT治疗模式背景下,仍有相当一部分头颈鳞癌(SCCHN)患者在初始放疗后的部位会经历复发或第二原发肿瘤,而接近一半的根治性放化疗失败患者均为局部复发。
对于该类局部复发或第二原发SCCHN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然而由于病情及个体复杂性,相当多的患者并不适合二次手术。并且挽救性手术的结局常常十分不理想,对于一些高选择性人群,可以考虑再程放疗(re-irradiation)联合或不联合同步化疗。再次放疗的治疗相关毒性很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寻找预测头颈肿瘤再照射的毒性相关预测因子以精准选择合适人群是局部复发或第二原发SCCHN的重要问题。
来自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科的Lee等人回顾了-在该中心接受IMRT再程放疗的66例头颈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复发或第二原发肿瘤,并且两次照射野有重叠区域。分析包括人口统计学、临床和肿瘤学因素以及再照射间期和再照射计划肿瘤体积(PTV)在内的变量,作为发生重度(CTCAE等级≥3)长期毒性的预测因素。
所有人群中,初始放疗和再次放疗的中位间期为37.5个月,中位再照射剂量70Gy。25例(38%)患者于再照射后接受手术切除,41例(62%)患者接受同步化疗。再照射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中位OS为22个月(预计2年总生存率为49%)。60例患者再照射后存活时间超过3个月,其中16例(25%)患者发生严重长期毒性,其中大多数(12/16)为饲管依赖吞咽困难。根据多变量分析,发现更短的再照射间期(<20个月)和更大的再照射PTVs(>cm3)是发生重度长期毒性的独立预测因素。无病间期更长和PTV更小的患者在2年时有94%的概率不会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
虽然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分析,仍首次界定了除照射量以外,首次和再程放疗的间期长短也是严重远期不良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考虑原照射部位局部复发/第二原发SCCHN的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器官功能、再程放疗间期等因素,以在延长生存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LeeJY,etal.Predictorsofseverelong-termtoxicityafterre-irradiationforheadandneckcancer.OralOncol.Sep;60:32-40.
白瘢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上一篇文章: 乳腺纤维瘤严重吗
- 下一篇文章: 绿丝带志愿者真情分享脂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