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ldquo四肢的软组织肿瘤r
德国强力白蚀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231269.html
四肢的软组织肿瘤,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肢体上任意生长出来的软组织肿物,事实上软组织肿瘤是指除骨骼、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胶质的非上皮性组织的肿瘤。目前对于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发病原因,仍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多数的研究认为基因、环境、病毒感染等等为最主要的致病原因。
既然定义为肿瘤就一定会有良恶之分,良性软组织肿瘤很大程度上相似于正常组织(例如脂肪瘤等),完整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转移率也极低;而恶性软组织肿瘤不但具有高度的复发率,而且还可以发生远处的转移(比如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等)。而在良恶性之间还有一种叫中间性肿瘤,其具有局部复发的潜能,但转移率略低(如侵袭性纤维瘤,隆突性皮肤纤维瘤等)。
据报道,良性软组织肿瘤的每年发病率为/10万;相比之下,软组织肉瘤(恶性)每年的发病率为2.38/10万,而软组织肉瘤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0.8%,看到上面的数字,可以说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在人体的所有肿瘤中发生率是格外的低,而四肢的软组织肉瘤发生率更是微乎其微,但就是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发病率,导致了许多患者对疾病的忽视,或者非专业的骨肿瘤科医生对疾病出现了漏诊、误诊,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方法和时机,显然这对患者的预后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一份研究表明软组织肿瘤的非计划性切除后,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机率达到50%以上(包括肿瘤的复发、转移及截肢等)。
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临床门诊诊治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患有四肢软组织肿瘤的患者--对于软组织肿瘤存在的一些误区,而时常延缓或错过了诊治时机,导致病情的反复或加重。因此我们把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进行总结,为大家进行简单的科普,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看病及恢复周期。
误区1:自行对肿瘤的按摩,肿瘤就会减小?
无论对于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局部按摩对于肿瘤的缩小没有任何帮助,相反随着对肿瘤的按摩,会增加肿瘤破裂、出血的机率,从而导致细胞扩散的可能,这样一来不但肿物没有缩小,反而刺激其生长。尤其是恶性肿瘤,甚至增加了转移的机率,这些情况也会加大手术的难度。
误区2:只要肿瘤无痛,就无需就诊?
多数的良性软组织肿物只要没有压迫神经、血管等组织,可以出现无痛性,甚至无任何症状。同样很多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没有挤压到周围的神经、血管,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这就需要去专业的学科进行鉴别,比如部分的恶性软组织肉瘤好发于大腿的深方,而患者初次觉得皮肤体表不适时,其实肿物在已经在体内开始潜伏了,此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而当皮肤有明显肿起或出现症状时,深层的肿瘤早已在你的体内广泛的生长数周或者数月,肿瘤的大小远远超过了你的想象,而这也对以后的治疗带来了麻烦。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刚发觉局部异样感时,而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肿瘤已经很大了。
(图片来自网络)
误区3:有肿瘤切掉就好了,为什么有些肿瘤要先进行先穿刺活检?
由于软组织肿瘤种类繁多,即便相同类型的诊断,也有着不同的亚型,许多软组织肿瘤的患者前来就诊时,只是突然察觉到肢体的某个部位有肿胀,并没有任何的症状,甚至连发病时间也模糊不清,似乎曾有过不适的感觉,这对外科医生进行诊断就加大了难度。然而病理学检查不仅是软组织肿瘤获得确诊的最重要方法,也是对病理分期的重要依据,这对治疗的方案和预后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有些恶性软组织肿瘤术后也需要辅助的放疗或化疗,但是某些肿瘤可能对化疗或者放疗并不敏感,如果没有病理诊断,会导致治疗方向的偏差(比如在脂肪肉瘤的各个亚型中,对于辅助放疗、化疗的有效性并不一致,有的亚型对放疗敏感,有的亚型对化疗敏感,还有的亚型不需要放疗或化疗,因此依靠病理诊断对于治疗十分重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
误区4:医生的“触诊”就可区分肿瘤的良恶性,忽视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的作用?
尽管骨肿瘤科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通过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位置深浅,活动度、发病时间及症状等对肿瘤进行初步的判断。一旦以上的任何因素模糊或难以评估,就必须要靠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来协助诊断。影像学来评估肿瘤的大小、边界、性质,而病理检查的作用误区3已描述过,其中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通过一些特异性的蛋白和分子的比对再次对肿瘤进行明确诊断。正所谓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对肿瘤的完全定性,才可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式。一旦冒然的切掉后,发现预期的诊断与病理不符,对于患者的预后将是毁灭性的。而近年来,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治的不断完善,对于软组织肿瘤的诊疗也逐渐规范化,也逐渐形成了多学科的相互协作模式(简称MDT),包括骨肿瘤科医生,影像科医学,病理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介入科医生等共同参与,影像科的作用好比外科医生的眼睛,精准的定位肿瘤的位置、病变的范围、与重要神经和血管的关系;而病理科好比外科医生的大脑,决定了每个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介入科好比外科医生的鼻子,嗅觉到支配肿瘤的重要血管,术前对肿瘤血管进行栓塞、阻断,从而减少术中出血等等。
通过MDT病例讨论模式可以对每个患者的诊断、手术时机,病变累计范围以及是否需要辅助放疗或化疗等进行完整评估。从而骨肿瘤科医生才能做好术前规划,将肿瘤进行完整、精准的切除,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肿瘤的复发、转移。
(图:医院每周二上午由张世权主任主持的MDT病例讨论)
误区5:肿瘤只要手术切除就代表%的治愈?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下面所说的问题,我引用一下郭卫教授对肿瘤切除的一个比喻,无论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就相当于一个煮熟的鸡蛋黄,而煮熟的鸡蛋清就相当于肿瘤的边缘组织。在外科边界的角度讲,良性肿瘤具复发率相对很小,只需要行边缘切除即可,也就是将鸡蛋黄切除,临床上称为囊内和边缘切除。而对恶性肿瘤来说,只把鸡蛋黄切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切一部分“类似正常的组织”(也就是说将鸡蛋黄+鸡蛋清一同切除),来达到一个安全的边界,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而刚才所说“类似正常的组织”是因为恶性肿瘤的恶性潜能较大,有些肿瘤细胞已经侵袭到周围正常组织内,只是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那些侵袭的肿瘤细胞,因此需要进行扩大的手术切除,临床上称为扩大切除和根治切除。这也是骨肿瘤医生所担心的,非专业的骨肿瘤科医生对有些酷似良性肿瘤的恶性肿瘤进行误诊,将恶性肿瘤按照良性肿瘤的边界切除,没有得到一个安全的边界,导致肿瘤细胞残留,反而会加快肿瘤的生长。当然某些恶性肿瘤术后还需要进行辅助的放疗、化疗,来防止局部的复发或转移。这些也需要有专业经验的骨肿瘤科医生团队的术前、术后评估。即便肿瘤按照刚才所讲的方式切除,部分恶性软组织肿瘤仍有复发和转移的倾向,因此术后需要定期到骨肿瘤科门诊进行复查,包括手术部位及肺部等等。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在临床的门诊诊治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在初发软组织肿瘤后,并没有到专业的骨肿瘤科去就诊,而是直接到普通门诊进行了切除(非计划的切除),而且也未行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而在几周后甚至几天内,肿物又更加迅速的生长,然后才到专业的骨肿瘤科就诊,而这种非计划的切除,不仅加大了再次手术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原有的肿瘤边缘已经得到了破坏,从而增加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性,患者的预后也大大下降。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希望此篇科普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一些骨肿瘤医生专业见解。此外,此篇文章仅为科普,并未针对任何机构,任何人员,请勿对号入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华医话影像八种头皮肿块,肯定有你不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