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800遍,脂肪瘤其实不难治中医一方
脂肪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钱花了罪也受了,怎么它就像野草一样难除!根本治不好!
要我说,这是大家对脂肪瘤最大的误解。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脂肪瘤并不是疑难杂症,也并不是治不了根,之所以反复难愈,是因为西医手术,本身就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是把已经生成的包块给摘掉了,内在形成的原因,根本就没去调理,那怎么可能治根呢,术后复发只是时间的问题。
那内在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主要还是脾虚+气机不畅所致。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以及水湿,若脾脏虚弱,就会有失健运,水湿代谢不了,以至于痰浊内生;气机不通畅,痰湿就容易淤堵在经络上,久之凝结成核。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散结的同时,还要做到健脾胃、化痰湿、通气机。
就拿我遇见的一位脂肪瘤患者,去医院切除了2个疙瘩,谁知不到半年脂肪瘤复发了10个,他很是头疼,在家里人的劝说下,来试试中医。
经询问,他还时常感到烦闷,易怒,上臂酸沉四肢无力。
再一看舌脉,发现舌质胖淡,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沉弦而滑。
辨证后,拟方:陈皮、半夏、茯苓、青皮、栀子、橘络、甘草等。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一个周期,四肢无力、胳膊酸沉的情况有所改善。接着又服用1个月,一些体积较小的疙瘩不见了,几个稍大的疙瘩也变小了。
原方稍作加减,患者又服用三个周期,最终诸症平息,脂肪瘤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一个周期善后。随访,未见复发。
患者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中医的心态,结果却收获了出乎意料的疗效,最后还专程过来表达感谢。
有人好奇,这么用药究竟有何精妙之处?
回顾患者的情况:舌质淡胖,苔腻脉滑,这都是痰湿内积的表现,苔黄腻,说明肝郁化热。上臂酸沉四肢乏力,是因为中焦不运,气血匮乏,不能濡养四肢。他的问题,就在于肝郁脾虚,气滞不行,痰湿蕴积。
所以就要做到疏肝健脾、疏利气机、化痰散结。
方子中:
青皮、陈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理气健脾
半夏、茯苓——燥湿化痰,健脾除湿
橘络——化痰散结,化解并将水湿排出体外
栀子——清热,防止肝郁气滞水湿停滞化热
甘草——扮演“和事老”,调和诸药,补脾益气
诸药合用,既能消掉脂肪瘤,又能调理脏腑,功效要比手术更全面些,治标也治本。
还是那句话,我一直认为,脂肪瘤这个病不难治。做人行医最重要的就是一颗良心,尤其是治病救人的大夫,要是为了钱没了良心,那就是天地不容的畜生。
- 上一篇文章: 守护患者健康让群众不再谈癌色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