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到底长什么样

时间:2024/10/2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经历过新冠以后,很多人去做肺部检查,都发现有肺结节,有些人是新冠以前就已经有了肺部结节,有些人是新冠以后才有的,那到底什么是肺结节了?先从现代医学角度谈论。

一、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并不特指某一疾病,而是一种影像学诊断,指的是肺内出现直径小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灶,胸部X线或胸部CT上表现为肺部区域的密度增高影,可单发也可多发。根据病灶直径的大小,结节直径在2-3cm之间,小结节直径小于等于2cm,微小结节直径小于等于1cm。

二、肺结节形成的原因

临床通常将其分为良性、恶性两种类型,有各自不同的形成原因。

良性结节:

1、异物吸入: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接触粉尘、石棉、二手烟、雾霾等有害异物,这些异物通常难以自行排出体外,会在肺中沉积,引起肺结节产生;

2、炎症:细菌、真菌感染肺部组织后引起肺部炎症,可导致肺部组织坏死,人体存在自行修复过程,针对这种组织坏死,肺部组织会分泌纤维素将其包裹,进而形成肺结节;

3、血管性疾病:比较常见的如肺毛细血管扩张、肺静脉曲张、肺动静脉畸形等血管性疾病,由于出现血管病变,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凸起样病变,就可表现为肺部出现结节;

4、良性肿瘤:当肺部由于良性肿瘤,如肺纤维瘤、肺脂肪瘤、肺错构瘤等导致占位性病变,也有可能会使肺结节形成。

恶性结节:

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癌出现时,可以导致肺结节形成。在影像学检查下可以观察到呈磨玻璃状,边界不清,通常生长迅速,需要尽快进行治疗阻止其发展。

当肺结节形成后,建议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肺结节性质,选择对应方式治疗。

三、肺结节多大比较危险

一般情况下,发现患者肺部结节的直径超过1厘米,这样大小的肺部结节出现恶化的几率相对较大。肺部结节直径1厘米以上的患者,需要在胸外科就诊检查,通过支气管纤维内镜检查,取患者肺结节的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便于确定结节的性质。

四、肺结节手术适应症

肺部结节体积过大或属于恶性肿瘤,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治疗,肺部结节手术适应症是患者必须知晓的,主要有下面3条:

1、患者的肺部结节的直径大于4厘米,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若患者在确诊肺结节后,发现结节的直径超过4厘米,建议患者采取手术来治疗肺部结节,4厘米的肺部结节非常大,是相当危险的,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2、若肺部结节患者出现明显的身体症状,可能患者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立即治疗。很多肺部结节患者不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当肺部结节患者出现咳嗽、咳血、身体乏力、发热、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身体不良反应,患者务必需要引起注意,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患者病情十分严重了,也可能是出现多种并发症的表现。

3、当医生告知患者肺部结节有恶化的可能,此时病情特别严峻,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尽快治疗。肺部结节的患者,若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结节面积比较大,并且肺部结节有癌变的可能性,医生会建议患者最好通过手术方式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中医又是如何认识肺结节的呢?

一、肺结节归属中医“肺积”范畴

中医自古并无肺结节之病名,它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检查技术的提高而被发现的肺部病灶,现代医学认为肺结节是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其中良性结节可为炎性假瘤、结核球、硬化性血管瘤等,恶性结节多为早期肺癌。大部分肺结节是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患者常常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视可为中医望诊的延伸。

肺结节归属于“肺积”范畴。“肺积”是中医“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六难》中记载:“肺之积,名曰息贲”,指邪气留滞凝结于肺,当今多被用于指代肺癌等疾病。

二、主要病机为“郁”

现代医学对肺结节的发病因素尚不十分明确,虽然有人提出可能与吸烟有关,但临床发现没有吸烟嗜好的女性发病率并不比男性少见。通过临床实践徐经世提出肺结节的主要病机为“郁”,“郁”有积滞、蕴结、滞而不通之意,初以气机失调为因,无论是六淫外袭,还是七情内伤,必先伤人气机。

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常,则聚而成痰、瘀等病理产物,痹阻肺络。肺络不畅,日久成积。清代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记载:“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食,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故徐经世认为肺结节以郁为因,先贤虽有六郁之说,但临床观察发现本病以气郁、痰郁较多见。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压力增大、欲求增多,欲而不达,久而成郁,木郁不达,上犯于肺,则肺失清肃,宣降失常,气阻痰滞,肝郁脾虚,运化失司则聚湿生痰,痰气郁久则易形成有形之积。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膏粱厚味的食用已成日常,加之从事脑力劳动者日渐增多,痰湿体质的人群日渐增多,进一步为气郁痰郁提供了温床,鉴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的不同,徐经世认为男性多痰郁,女子多气郁。

气郁多犯于肝,痰郁则侵于肺;气郁有责于肝,而痰郁则责于脾,两者虽各有因果,但从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看,其根源仍在于肝。因肝主条达,为五脏六腑的气机变化之动力,一旦肝气不达则脏腑气机逆乱,横乘于脾,上刑于肺,则致阴阳失衡,而出现阳不化气,故阴成形而不化,形成积聚性病理变化。简言之,可概括为“肝郁不达,气机逆乱,痰浊壅塞,肺失清肃”。



转载注明  http://www.mlhjsy.com/yfhl/1425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脂肪瘤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