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不但能治而且很好治找到1个开关

时间:2025/5/6来源:检查鉴别 作者:佚名 点击:

脂肪瘤,不但能治,而且很好治。这句话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但还是有很多朋友不知道,要么越拖越多,越拖越大;要么进行手术摘除,但摘了之后又长,走了不少弯路,所以今天我就再说一遍。

怎么治呢?关键是找到1个开关。也就是找到病根。

脂肪瘤,中医称之为痰核,它的本质就是“痰湿”。而形成痰湿的根,根据我临床40多年的经验,基本上分为脾虚痰湿、肝郁气滞、气虚痰浊三大类。其中又以脾虚痰湿证居多。

接下来就分享一个真实的患者案例。

来自东北的唐先生,54岁,近两年来,四肢和腹部长出数个大小不等的包块,搞得他痛苦不堪,连最喜欢的澡堂子都不敢去了。他试过手术,但没多久又复发了。

我详细询问了他的情况,发现他还有食欲不振,进食后易腹胀不适;大便溏薄,次数增多;精神不振,容易困倦的症状。

看他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这就是脾虚湿盛的典型表现。

于是给他开了一方:党参、茯苓、白术、泽泻、白芥子、夏枯草、黄芩、防风、甘草。

服用14天后,患者自觉进食后不适症状、以及大便的情况有很大改善,瘤体质地变软。一个月后,瘤体明显变小。继续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全身瘤体几乎看不到了,全身不适症状消失。他非常高兴的表示,自己又可以约着老伙计们去澡堂泡澡了。

这个方子的原理是:

党参、茯苓、白术,共同发挥健脾的功效,通过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的运化,从根本上解决湿气内停的问题。泽泻、白芥子、夏枯草,则针对痰湿互结形成的痰核(脂肪瘤),通过利水渗湿、消痰散结、软坚散结的作用,促使瘤块逐渐消散。黄芩清热燥湿,防止痰湿转化为热邪;防风祛风胜湿,辅助排湿,并调和气机;甘草调和诸药。

这样一来,唐先生的问题就解决了。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脾虚痰湿呢?

表现症状有:形体肥胖、肌肉松弛,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嗜食肥甘,容易困倦,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多或微浑浊。舌体胖大,舌苔白等。

温馨提示:每个人情况不同,用量也不同,具体到个人时需根据其情况辨证,因而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



转载注明  http://www.mlhjsy.com/jcjb/1481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脂肪瘤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