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不能只化痰,关键在脾一张方,健脾
脂肪瘤,中医叫痰核。元代名医朱丹溪曾在《丹溪心法》提到,“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说的就是脂肪瘤,不疼不红,没有化脓,是因为被痰所影响。
说到祛痰,很多人都知道二陈丸,能够燥湿化痰。但经常有门诊患者和粉丝留言说,用了没效果,还一吃就上火,怎么回事呢?
讲一个真实的门诊患者医案你就明白了。
王先生,54岁,身体多发十几处脂肪瘤,已经有3年多了。在网上搜集了不少资料,有西医的中医的,得知西医手术有很大可能复发,中医有不手术消除的方法,又看到有人说二陈丸有效,就想着先试试。
结果吃了一段时间,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出现口干舌燥、心烦易怒、便秘等上火的症状,于是赶紧停药,找专业中医师调理。
看他体型偏胖,详细询问得知,他平素饮食偏油腻,伴有轻度腹胀,之前大便偏溏。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于是开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黄连,黄芩,枳实,竹茹,甘草,海藻,昆布。并叮嘱他调整饮食,少油腻,多吃新鲜蔬果。
服用一周后,上火症状明显减轻,口干、便秘等症状消失。复诊时调方加减治疗,一个月后,大部分小的脂肪瘤已消散,大的瘤体变软变小。继续巩固治疗,三个半月后,全身脂肪瘤基本消散,不适症消失,精神也较之前好了很多。
我们来说一说其中的医理:
在中医看来,脂肪瘤的本质是一个“痰核”。二陈丸脱胎于千古化痰第一方二陈汤,可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是个专门的化痰方子。那为什么没效果呢?
说白了,就是你不知道这痰是从哪里来的。脾才是生痰之源,脾虚运化无力,湿气长时间运不出去,这才堆积成了痰湿。而二陈丸虽然能燥湿化痰,但健脾的作用很小,所以效果就不是很好。而且痰湿黏腻,容易化热。加上二陈丸的药性温燥,所以有人一吃就上火。
回看患者的症状,偏胖、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其实这些都是脾虚痰湿的表现。但因为服用了二陈丸,又出现脾虚同时兼有内热的情况,且平素饮食偏油腻,也是导致上火的诱因之一。
所以治疗应该以健脾益气、化痰散结为主,同时兼顾清热泻火。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减少痰湿生成;陈皮、半夏燥湿化痰,海藻、昆布软坚散结,共同作用于脂肪瘤,促进其消散;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枳实、竹茹清热化痰,共同缓解上火症状;甘草调和诸药。
所以,治疗脂肪瘤或者说化痰,不能只化痰,还要健脾。换句话说,化痰是治标,健脾是治本,标本兼治才是王道。
温馨提示:每个人情况不同,用量也不同,具体到个人时需根据其情况辨证,因而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
- 上一篇文章: 身体产生结节,囊肿息肉包块的原因是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