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检查76次都没问题,77次查出肺癌晚期
第77次就诊被查出肺癌晚期,
患者方:医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延误病情·
医院方:医院是否有责任和过错,建议请第三方来鉴定,愿意承担鉴定费用
48岁的李洋可能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
从年底年初开始,他感到身体和往常比明显不适,想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在接下来的近2年时间里,他频医院,吃了很多药,换了很多科室,但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却症状越来越多越来越重。
直到年9月26日,他第77次就诊时,一张CT检查结果单告诉他:左肺肿块45*53mm……随后他在医院得到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广泛期”,通俗讲就是“肺癌晚期”!
李洋万万没有想到,持续一年多的“找病”,换来了这样的晴天霹雳。
“当时我看到结果就晕倒了,然后我崩溃了,大哭,医院大厅的一位阿姨扶我起来的。”李洋回忆说。
李洋家住柯桥区柯岩街道,年轻时是农民,现在自谋职业,做生意。李洋昨天面对记者,蜡黄而消瘦的脸上,愁眉紧锁。一种并不罕见的疾病,医院看了这么多次,还是没有被及时诊断出来,这是他至今都无法接受的。
医院不同科室都“头痛医头”?
“如果时间可以倒回,我的肺癌可能还在早期,不至于到现在这样……”李洋说,从2年多前开始,头晕、乏力一直伴随着自己,半年后更是喉咙痛一直不好、经常咳嗽,然后出现了吞咽困难,并慢慢开始全身都不舒服、也睡不好觉。
总体上,症状慢慢变多、慢慢变重。尤其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在年8月他已经连续咳嗽20多天的情况下,医院依然没有能查出他的肺部严重疾病。而现在,因为肺癌晚期已经无法手术,他只能靠化疗维持生命,已经没有痊愈的希望。
据李洋的好友介绍,由于李洋的妻子多年前也患上了肺癌,所以李洋对自己的病情确实比较敏感。“他有焦虑的情绪是可想而知的,但医院不应该在没有排除身体病变的情况下,就妄下结论,还给他开精神方面的药物。医院等于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不够负责的。”这位好友对记者说。
“刚刚确诊肺癌的那段日子,人比较虚弱,在上海做治疗。其间我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肺癌的一些常识,包括早期的征兆、并发症什么的。最近这段时间我觉得体力和精力有点恢复了,所以决定向媒体反映这个事情,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李洋说。
李洋认为,医院未尽到正常医疗注意和检查义务,导致他病情诊疗延误直至无法挽救。
根据李洋提供的就诊记录,在他被诊断出癌症前的至少70多次就诊过程中,他去过医院的中医科、泌尿科、神经内科、口腔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眼科、骨科、呼吸内科等。
17种小病VS一种大病
从就诊记录中看,这期间,李洋先后被医院的医生查出脂肪肝、胃炎、(左)肾结晶、脑动脉供血不足、急性冠周炎、胆囊息肉、变应性鼻炎、眩晕综合征、焦虑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咽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肩周炎、脂肪瘤、急性支气管炎、变异性哮喘等至少17种病症;但就是对其肺部的严重病变——也是他身体中最主要的疾病——迟迟没有发现。
我市多位肿瘤科专家均表示,不同种类癌症诊断难易程度不一,而且拍片的时机、医生检查是否仔细以及医生的水平和经验等因素,也会影响该病症是否能被及时发现。对于多次看病找不到明确病因或没有明显疗效的病例,做一个全面体检、医院等手段通常是有必要的;同时,对这类病例,医院内及时进医院间进行专家会诊,也能有效排除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在昨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医院医务科相关负责人说,李洋的确在该院看病非常多次,且他患有多种疾病,较早在该院确诊的有脂肪肝和焦虑症,肺部肿瘤确诊则相对较迟。该负责人对李洋提到的大致看病经历(医院的科室、开过多少药物等)也没有提出异议,但就李洋提出的关键性指责,即医院延误了其肺部病变的诊断以及一些医生可能存在误诊,该负责人不愿表态,而是提出走医疗纠纷的常规途径,也就是由第三方来鉴定,“考虑到患者现阶段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医院愿意帮助支付鉴定费用。”该负责人说。
- 上一篇文章: 廊坊爱德堡医院首届北京骨科名医节新闻
- 下一篇文章: 下腔静脉旁局限性脂肪积聚,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