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立秋后,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

时间:2020-11-6来源:用药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今日博医养生知识(音频)↓↓↓

1.人为什么会得胃病?2.肝气犯胃,胃痉挛的疼痛在哪些穴位贴灸疗贴?3.脾主运化,运和化分别指什么?4.男,82岁,给老伴咨询,80岁,脑梗,走路小碎步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如何保健预防?自己:舌根右侧发木,现在疼。木和疼哪个更严重?做什么自然疗法有好处?人过80岁体检检查哪些方面?

博医养生新篇章立秋后,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相互提醒

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这段时间。

这时开始,饮食应该开始慢慢过渡,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础。夏季主“长”,秋季主“收”,现在开始,饮食上应该注意。

立秋后饮食应注意两方面

1、吃蜜不吃姜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

另一方面,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

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

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古时也有“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抗秋燥饮食良方,早上喝些盐水,晚上喝些蜂蜜水其实在一年四季都是不错的养生秘方,在立秋后尤其适合,是当季美容养颜、润肠排便的简便良方。

除蜂蜜外,也可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的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肌肤失去光泽、肠燥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双色胶囊(蛹虫草丝芪胶囊)(国食健字G)

成分:黄芪菟丝子蛹虫草超微菌粉

(特点:组方好活性高药力大及含生物活性物质腺苷)

1.蛹虫草: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2.黄芪: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之经。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尤在补血。表虚自汗的要药,疮痈之圣药。

3.菟丝子:味甘,性温。培固肾经,固精缩尿,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丝芪胶囊作用:补肺肾之阳,滋补强壮。

适宜人群:

1.严重贫血低血压产后血虚气血亏虚的人群。

2.呼吸系统疾病:慢支、哮喘、肺气肿、肺大泡、肺结核、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虚及皮肤黏膜类疾病的人群。

3.尿频、尿急肾阳虚的人群

用量:保健量8粒/天;调理量12粒/天。

2、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瓜类大多属于阴寒性质,老人、小孩和肠胃不好的人多吃容易吃坏肚子。秋季“天人相应”继之会出现“秋燥”征象,表现为口干咽燥、干咳、皮肤干痒、大便秘结等。

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

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

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

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中医认为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是由于长期的营养物质不足,过度劳累,慢性失血引起了气血的亏虚,津液不足引起心气不足,推动血液的动力不足导致血压低。

胶原蛋白肽牛肉粉

价格:元/桶(g/桶)

★保元汤成品→胶原蛋白肽牛肉粉→补充生物能量,让保元汤实现了高科技。经过实践博医堂用10年的时间把传统工艺炮制的牛肉补气汤方—保元汤、氨基酸营养液,全面浓缩成粉,温水冲服即可,而且天天可以喝。

★喝保元汤(氨基酸营养液)的效果:1.面色红润2.放化疗的喝保元汤,不掉头发,不便血,没有因为放化疗而倒下3.还有喝保元汤血糖正常、血压平稳的,把脂肪瘤化掉的,甚至还有七十多岁长新牙的,从头皮长出黑发的4.四十多岁的高龄产妇喝保元汤,十月怀胎,生出的小孩水灵灵的,头发多。

★胶原蛋白肽牛肉粉是按着保元汤的数据进行科学提纯,之前是喝保元汤有感觉,现在把保元汤数字化,形成了低糖、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氨基酸牛肉蛋白、胶原蛋白营养液。服用更方便,适合各种人群。

★配料:淡水鱼胶原蛋白肽粉、牛肉粉、牛骨粉、植脂末、甘蓝、胡萝卜

★营养成分表

能量

kg

6%

蛋白质

32.5g

54%

脂肪

2.2g

4%

碳水化合物

21.8g

7%

3mg

0%

★氨基酸含量:4.8%

★食用方法:每天25g,每日一次。每25g牛肉粉最多加水ml,水温60℃—80℃之间,趁热喝,不能喝凉的。

立秋后饮食禁忌

1、忌暴饮暴食

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此时人们要保持健康,饮食应有所禁忌,不可胡吃海喝。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

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忌辛辣生冷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3、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

4、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5、忌盲目控制饮食

秋季人易胖,有些怕胖的人为了控制体重,在秋季只吃瓜果蔬菜,不吃主食。这种做法不可取。无论任何季节,忽视主食进行减肥的行为都极其不当。

秋三月滋阴润肺正当时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天在方位属于西方,在五行属于金,在人体与肺脏对应,气候从炎暑转为凉燥,是万物收获的季节,也是旧病易复发的季节。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处暑前后甚至出现“秋老虎”炎热天气迹象,而白露后早晚比较凉快,应当在穿着衣物上适当把握。

秋季要保持神志安宁,以避免秋季的肃杀之气;同时秋季主收,人与之相应,气机逐渐肃收,因此要收敛自己的神气,不要使神志外驰,调摄精神起居,以随顺秋令的特点。否则就会损伤肺气,在冬天容易患肠道疾病。因为人体经络中的肺经与大肠经紧密相关,互为表里,被中医视为相同的系统。肺病会累及大肠,大肠有病则会影响冬天人体储存精气的功能。

秋季是比较特殊的季节,天气比较干燥,容易造成人的虚火较旺的情况,另外秋季也是进补的季节,因冬天就要来临,人体需要为过冬做好身体营养准备。因此秋季养生是非常重要。

博医秋季养生调理方案:

牛肉粉2勺/天+蓝葡维12粒/天+蛹虫草双色12粒/天+参草唐宁3包/天

1.牛肉粉:滋阴养血,大补元阴之气。

2.蓝葡维:清除垃圾,大补元阳之气。

3.蛹虫草:润肺固肾,调节阴阳平衡。

4.参草唐宁:健脾补虚,化痰祛湿。

入秋无病三分虚滋阴润肺正当时!

博医堂愿您在丰收的季节,享受健康带来的喜悦!

往期推荐

8.18这段时间,不吃三饭,不睡三觉,做好四件事,健康整年!

洗澡洗不好,很伤身!

8.17立秋后几点起床最健康?答案让人意外!都看一眼吧!

十人九脾虚,脾虚的人身体都不会太好!

8.16肥胖是你这里不通,瘦大腿,瘦肚子,瘦背其实并不难!

脑梗的“祸根”找到了,若头部反复出现这3个情况,尽早调理!

8.15今日末伏,末伏养生六大法则!一样都不能少!

此穴专治各种"不通"!每天捏一捏,给你试试

8.14三伏天最要命的东西,不把它排掉,麻烦就大了!

肚子硬,百病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mlhjsy.com/yyzl/893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脂肪瘤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