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擦肩低烧疼痛胸部不适,一次
■访谈对象
覃维玲(化名),年出生,今年59岁,某机关工作人员。年,她的右乳发现恶性肿瘤,做了根治术(即全切),经化疗已康复。
■访谈故事
来到覃维玲的办公室,我眼前的是一位精明干练、干脆利落的中年女性,具有机关干部特有的气质。引荐的医生朋友说,覃维玲恢复得很好,也很健谈。果不其然,谈起多年前的患病经历,覃维玲神情自然,娓娓道来,如果不是原先知情,我不会想到她是一名乳腺癌患者。
覃维玲的病情发现,可谓一波三折。年下半年,覃维玲在上海培训,有几天背部疼得厉害且伴有低烧,几次几乎要昏倒。那时忙碌的她没有十分在意。不久后,覃维玲无意中摸到自己右乳外侧有一颗玉米粒大小的硬核,医院一名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帮忙检查。
检查过后,该医师在病历本上写道:无肿块。
年年初,覃维玲心跳过速,医院急诊,遗憾的是都被误以为是更年期症状,医生只是象征性地给她开了一些降压药。由于症状一直没缓解,覃维玲心里的石头始终放不下,医院心内科病房,做了所有跟心脏相关的检查。
这一次的全面检查,同样没发现问题。出院前夕,心里始终不踏实的覃维玲找医生重新做了一次B超,这才发现,乳腺有问题。
发现问题后,经专科医生诊断,覃维玲由心内科病房转入胃肠腺体外科病房,随后做穿刺病理分析,最终被确诊为乳腺癌。
覃维玲的求医确诊经历,一波三折几经反复,这也许只是个例,但也提醒我们:一方面,看病要相信医师,相信专业人士;另一方面,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觉非常重要。
年3月25日,覃维玲做了个根治术(即全切)。术后,她开始化疗,做了6至8次,隔21天做一次。
覃维玲说,她是一个比较倔强的人,生病了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不想麻烦别人,不想像祥林嫂一样,每来一个人就絮絮叨叨自己如何患病、如何发现、如何治疗、如何难过。
覃维玲每次做完化疗就正常上班。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单位同事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患病情况。
覃维玲说,医院面对医生的时候,她才感觉自己是一个病人。
在第二次化疗后,覃维玲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脱落,看着镜中日渐稀少的头发,她让孩子从网上买了顶假发。
戴上假发后的覃维玲,继续正常上班。
■访谈面对面
对话?病前病后Q:当身体还比较健康,没有任何不适的时候,你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A:身体没病的时候,我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精力比较多,兢兢业业做了大量的工作。或许正因为这样,或许比较在意工作的完美、工作的成绩,我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
Q:患病以后,你现在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A:生活状况还是跟原来差不多,只不过现在的心态更为平和,我会把一些先进、优秀、职务升迁等看作身外之物。患病之后不久,我就“改非了(改任非领导职务)”,工作也相对轻松一些。现在就想着怎样把身体调养好,同时,也把重心慢慢转移到家庭。
以前我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每天的早餐、中餐都是和丈夫各自在外面解决;现在中午都是和丈夫一起共进午餐,尽量多一点相处的时间。周末则和孙子、孙女在一起,看着他们嬉戏打闹,享受奶奶的角色,享受天伦之乐。
对话?生死觉醒Q:你认为此次患病跟以前的生活工作有关吗
A:我认为跟工作压力、个人性格可能都有一定关系吧。工作压力方面,以前我经常加班,周六周日都没能休息,工作节奏很快、很紧张,经常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个人性格方面,我这个人性子有时比较急。
Q:当发现身患疾病以后,你是怎样度过那段艰难时光的?
A:我是在被推往手术室,麻醉前,才知道自己得的是恶性肿瘤(之前只知道是乳腺肿瘤,没人告诉我良性还是恶性),在还没来得及恐惧的情况下就麻醉准备手术了。
做完手术后出来,我也没想太多,积极应对,心态上没把自己当成病人。住院时,我还抽时间回单位开会。记得当时住院,电视上正在放一档闯关的娱乐节目,我一面看一面在想,能闯一关算一关吧,尽量全力往前闯。
Q:你害怕死亡吗?
A:从一开始发现病情,到做完手术的前5年,还是比较担忧和恐惧的,那时,看着身边有些一起做治疗、做化疗的病友,做着做着人就没了。病后大概有5年的时间,我把自己封闭起来,把手机号码都换了,与很多同学、好友都断了联系。近几年,每年复查指标都是好的,应该说算是痊愈了,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这些年,我送走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父母,对于生死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渐渐变得顺其自然!
Q:如果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世人,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A:珍惜当下,健康、快乐地生活。
对话?美好与未来Q:这一辈子有哪些遗憾?
A:也没什么遗憾,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我都是比较拔尖的,也算同代中的佼佼者。我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家庭,父母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我兄弟姐妹三个,每个都考上不错的学校,在当时、在老家,是很多人羡慕的家庭。
Q: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有哪些?
A:学生时代,中学、大学都很快乐;遇到先生,现在家庭也很幸福。记得读小学时,父亲被发配去农村种甘蔗,那时,我的老师不但没有歧视我,反而把我当女儿一样照顾。有一次,要填报家庭成分,老师担心同学知道后瞧不起我,特意叮嘱我来晚一点,最后一个填写,以免被其他同学看到。想起这些,现在仍觉得很感动。
Q:你有什么一直想去做但是还没有做的事情?
A:喜欢音乐,在学校读书时就是文艺委员,一直想学一些乐器,但是一直都抽不出时间。等过几年完全退休了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Q:如果可以重来,你想如何过一生?
A:如果有来世,希望还能遇见共同生活的家人和朋友。
Q:如果要对家人讲一句话,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A:只有四个字:“我爱你们。”
访谈手记
面对突然而至的重大疾病,有人选择跟亲朋好友一一倾诉,借以疏解压力,寻求安慰;有人选择“好汉脱牙和血吞”,默默扛着,独自舔舐伤口。生活中,这两种状况都有,这两种朋友都有。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孰优孰劣。
无疑,覃维玲选择的是后面一种。覃维玲说,她是一个倔强的人,患病后,不想让别人同情,不想看到别人怜悯的目光,也不想麻烦别人,不想像祥林嫂一样跟别人一遍遍反复诉说。
所以,除了至亲,她几乎没告诉其他人自己的病情,甚至把手机号码都悄悄换了。我暗自揣摩,覃维玲应该是以另一种方式在维护自己的自尊。这,或许也是一种坚强,别样的坚强。
当然,这种坚强,可能只是外表。在办公大楼,在路上,在人群中。当卸下面具,打开包裹着的外壳,往往我们会发现自己有不一样的呈现。访谈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小细节,覃维玲不经意提及,以前工作日的中餐,她都是和丈夫在外面各吃各的,现在中午都是和丈夫一起共进午餐。这是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细微的改变,平凡、简单、自然,但是却让人感觉到无比温馨。
“日子再忙,也有人一起吃早餐”,这是刘若英在《当爱在靠近》里面的一句歌词。从覃维玲办公室出来后,我回望那栋机关大楼,看着眼前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一句久违的歌词,突然地就蹦出来,闪现在我的脑海中,并一直循环播放。
这使我想起很多有着类似经历的朋友,他们之前一直在忙碌着,在原有的轨道上行进着,想停也停不下来。但是突然有一天,发生一些突发的事件(重病、婚姻变故、事业遭受打击跌落谷底、破产等),这“突发”一下就让他们在原有的轨道上停了下来或者拐了个弯,把他们从原有的“事务”中抽离出来,使他们得以剥离俗世的重重外壳,一下直达内核,直达初心,直达真切的想要。
或许,当繁华落尽,我们才将更靠近生活的本质。
■系列报道
肝癌晚期术后,他骑上摩托车开启了另一种人生
患重病被男友抛弃,深夜她偷跑出门跳江,不成想幸福日子正走来
运钞车上,昔日同事突然拿枪对准他,一车人只有他活了下来
11年被粗针头扎了近次,本想跳海,最后选择坦然面对
一个人,一辆车,5万公里,只为一句“我愿意”
夫妻之间的情绪对抗,让她很“受伤”
切除脾脏,移植肝脏,切掉乳腺……接连患病做手术,她却把日子过成了诗
3年经历60多次化疗,她笑着说:“还有机会打针,真好”
下楼梯觉得不舒服,给同学打电话,没想到救护车来了
病重、孩子小、单位要破产……他进大山待了10天后,决定赌一把
受病痛折磨38年,她仍一次一次跃入邕江救起落水者
闹离婚,争家产,患癌症……一夜白头后,她选择放过自己,迎来新的人生
27岁的她怎么也没想到,一天下班路上,脖子的突然僵硬竟让她住进ICU……
19年过去,广西第一个器官移植成功的男性患者,如今怎么样了?
与死神擦肩
穷孩子一路努力小有成就,猜到了幸福的开头,却没猜到意外的到来……
一次意外成了他一辈子的噩梦,30岁做肾移植手术,7年后新肾也出现了问题……
三步,让我们距离更近
苹果用户选择“点亮星标☆”
来源:南宁晚报记者何恒清
编辑:李理校对:农丽桑
责编:周婵娟编审:农春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宁晚报爆料及
- 上一篇文章: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学第二版
- 下一篇文章: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不容忽视的男性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