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房毛母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9(4):-
作者:宋建,宫梦晓,张文君,雷琳
病例男,61岁,因发现左乳包块24年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大小约5.0cm×4.0cm包块,质地中等偏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好。右乳未触及明显包块。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左侧乳头上方见一大小约5.0cm×5.0cm×3.2cm类圆形低回声包块(图1),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可见侧壁声影,内回声分布欠均匀,可见点状强回声。CDFI显示包块内部及周边均探及血流信号(图2,3)。右乳、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左侧乳头上方实性占位性病变(乳腺来源可能,建议活检)。穿刺活检:毛源性肿瘤可能。遂行左侧胸壁病变切除术,术中所见:肿块呈多结节状,大小约5.5cm×5.0cm×3.5cm,质地较硬,与皮肤无粘连,向下未侵犯肌筋膜,其基底部紧邻乳腺组织。镜下所见: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内,境界清楚,由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基底细胞团块构成,瘤细胞呈嗜碱性,胞质少,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可见核分裂相。免疫组化:CK5/6(+),ER(局灶+),GATA-3(+),P40(+),P63(+),Ki-67(部分+),CK7(-)。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病理诊断:(左侧胸壁)毛母细胞瘤(图4)。
图1超声检查示左侧乳头上方实性团块(M:包块)。图2彩色多普勒示肿块内部条状血流信号(M:包块)。图3彩色多普勒示肿块周边条状血流信号(M:包块)。图4术后病理(HE)。
讨论毛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毛囊生发上皮并向毛囊分化的肿瘤,年由Headington首次提出[1],并提出3种分型:Ⅰ型,毛母细胞瘤,完全由基底样细胞组成,不伴有其他结构分化;Ⅱ型,毛母细胞性纤维瘤或毛源性毛母细胞瘤,由基底样细胞构成的毛源性肿瘤,伴不同程度的毛分化;Ⅲ型,毛源性黏液瘤,主要由间叶成分组成。目前认为,上述分类是同一种肿瘤向毛囊分化的不同阶段,WHO()将这一类主要由基底样细胞构成的肿瘤统称为毛母细胞瘤,属于良性肿瘤[2],亦有学者认为其为低度恶性肿瘤[3]。毛母细胞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通常无红肿热痛,肿瘤常表现为单发质硬结节,生长缓慢,表面通常无坏死及溃疡形成。本例患者临床症状较为典型,但肿瘤位置发生在左侧胸壁,基底邻近乳腺组织,超声易误诊为乳腺来源肿瘤。高频超声在判断浅表软组织肿物周围结构及组织来源方面有较大优势,一般良性肿块位于皮下脂肪层,少部分可达肌层,而恶性肿块位置较深,大部分达肌层或以下[4],本例患者肿瘤位置较浅,但其较大且突出体表,完整显示其周边结构和组织来源较为困难,此时可与低频超声配合检查。
综上所述,毛母细胞瘤作为一种罕见的肿瘤,超声医师在遇到皮下浅表层单发质硬包块时,若包块形态较规则,内部有点状强回声,结合生长缓慢、无其他症状,需注意毛母细胞瘤的可能。
[参考文献]
[1]HeadingtonJT.Differentiatingnoeplasmsofhairgerm[J].JClinPathol,,23(6):-.
[2]廖松林.皮肤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RofaghaR,UsmaniAS,VadmalM,etal.Trichoblasticcarcinoma:areportoftwocasesofadeeplyinfiltrativetrichoblasticneoplasm[J].DermatolSurg,,27(7):-.
[4]赵艺超,于萍,范文婷,等.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7(8):-.
- 上一篇文章: 一身妇科病,两次乳腺纤维瘤手术切除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